利用品类管理提升超市业绩

时间:2011-10-10 15:44  来源:网络资源

   目前,越来越多的超市168学员企业更重视自身超市的品类建设了,品类管理作为最大化店内商品资源的重要手段,如今越来越受到超市企业的青睐,但品类管理自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很多商家在运用品类管理时,忽略了其对市场的拉动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创造需求的问题。

  其实任何管理都是为经营服务的,品类管理也必须是为经营服务的,因此,商家只要根据自身情况活用品类管理,就能够为企业带来不错的效果。

  但如果简简单单按照品类管理中对品类定义和角色的内容照搬到超市工作当中去是个非常危险的事情。

  品类定义的原则是基于顾客已经成型或者即将成型的在数据统计上已经有所体现的需求,而这种原则放弃了创造需求最为重要的拉动手段。为此,不能去照搬品类管理中的品类定义,而应以产业分类和顾客内心需求逻辑分类相结合的办法,来制定超市自己的组织结构表。

  具体表现为先以产业分类作为组织结构表的基础,然后根据实际销售情况和数据分析情况进行类别再组合,形成新的分类,而这个新的分类就是顾客内心需求逻辑分类。而后再投入产业分类,再做市场,再组合,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一般而言,品类角色按照品类管理的划分分为:普遍性品类、特殊性品类、偶发性品类、季节性品类、便利性品类等。

  但这样分好吗?

  从品类管理的角度出发,这么分没什么不好,但是,如果从超市这个角度出发,特别是从经营的角度出发,就会发现这么划分品类角色是有重大问题的。

  什么重大问题呢?

  根据多年市场经验,我们发现,如果这么划分品类,我们将忽略经营中的重点,抛弃了零售业重要的涉及到业绩的相关概念,这是很危险的。

  因此就要去利用角色划分、活用品类管理,按照超市经营要求去进行品类的划分。那么,如何划分?外资零售企业的划分方法是:目标型品类、增长型品类、常规型品类、服务型品类,并在上述4个品类范围内继续划分为销量型品类、毛利型品类等等。

  品类管理中最能为超市业态提供帮助的就是品类策略,该管理分项是对超市企业最大的帮助,可以将过去的操作市场的拍脑袋和经验型改变为依据市场需求反馈,依据数据分析来指导经营,是品类管理对超市业态最大的贡献。

  为了更有利于业界人士好好的利用品类战术,我们要了解一个概念,即动态的行销经营体系。所谓动态行销体系,就是以拉动启发市场需求与适应市场需求相结合为原则和方向,在企业经营理念的指导下,将产品营销(产品研发、商品、价格、促销)、门店体验营销(布局、分区、陈列、灯光、氛围)、顾客营销(顾客价值、便利、沟通、服务)、关系营销(顾客关系、关联顾客、顾客反应、回报顾客)等与销售有关联的营销各个要素做有效的整合,以经营策略和品类组合为链条,连续性的、不断变换的开展一波又一波的经营工作。

  通过上述论述可以看到,单纯按照品类管理中的相关内容而不考虑经营实际,是个危险的事情,由此,必须按照自身实际经营情况,以市场为目标,以经营为出发点,以经营策略为链条来活用品类管理,吸取品类管理中的好方法,来帮助企业更好地创造业绩、提升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