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单店销售的三要点

时间:2012-06-05 08:52  来源:网络资源

   据笔者所了解,中国的几个大的家电连锁商2004年较2003年的单店销售额平均下降了10%以上,而同期单店面积却是增加了10%左右,两者综合起来考虑,家电卖场的平米效率的下降速度是惊人的,之所以现在还能支撑,只不过是由于规模扩大,增加了向厂家的返点,使得帐面的利润依然可观。不过,谁都知道现在家电制造业的状况,已经没有太多的利润可以出让了。长此以往,代价必然被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而家电连锁所赖以生存的“缩短供应链,降低成本”的最大优势也就不复存在了。

如何走出这个怪圈,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提高单店的经营质量。笔者将自己管理店铺过程中,在提高单店销售方面的操作经验在此与业内同仁交流,探讨解决之道。

做好员工的管理

 
人是一切的根本,如果你的员工心中充满了不愉快的情绪,当然是无法为你的顾客做好服务的。一家大型的零售企业,在2004年有几个月的销售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原因是当期进行了大规模的组织架构和人事调整,结果人心惶惶,无心经营,该谈的促销不谈,该进的货不进,销售自然下滑。现在的家电卖场动辄5000甚至上万平米的经营面积,人员也大大增加,如何管好这么多的卖场员工,是个大问题。好的管理应该是:抓大放小,充分信任,适当激励。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才有人的最佳管理幅度,一般说法,是不超过7-8个人,实际上虽然不是那么绝对,但显然还是有一定的限度的。那么对于卖场来说,关键就是管好卖场各个品类的主任。我的做法是,首先是对卖场的主任的情况进行逐个摸底,从业务水平和组织能力的综合情况着手,撤换了两个不合格的主任,并给予合格的主任对营业员同样的人事管理权利。调整后的人员,向心力得到大大的加强。当然,这个过程也要保持畅通的沟通,防止出现有人任人唯亲和打击报复的情况。随后,我又对门店的激励机制在公司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为了改变原来营业员都吃大锅饭而没有积极性、厂家促销员因为完全实行记件工资而又相互拆台的情况,我把个人记件和团队的整体成绩结合起来考核,个人占70%,团队占30%,形成了团队内部、团队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局面,结果卖场人员的士气一下子就提上来了,服务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做好顾客管理


做好顾客管理不仅仅是讲上几句服务至上、顾客至上口号就可以的,更重要的是能够了解顾客的需求,并能够把这一点变为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方向。我首先根据数据库中的顾客资料进行了一次分析,结果发现,与平时设想的所谓的围着我们店周围4公里的核心商圈的概念完全不同,我们店的80%的顾客来自东面和北面的几个大型社区,另外一部分顾客来自南面,而来自西面的只有很少量。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西面的是几个新建的社区,他们对周边环境不是很熟悉,加上和我的店中间隔着一个高架桥,购买家电时都喜欢去*近市区的地方,那里有我们竞争对手的一个旗舰店,而我们公司广告往往是以分部的形式在做,所以西面几乎不知道我们这里还有一家家电卖场。针对这种情况,我专卖组织了几次服务到社区的活动,加大了宣传的力度。2个月下来,来自西面的顾客增加了500%,销售额所占比重由原来的不足2%提高到了10%左右,大大拉动了整个店铺的销售。另外针对重点顾客,专门建立了他们的详细档案,进行定期回访,介绍我们近期的新品和促销的活动,大大增强了他们对我们的信任,结果不但他们对我们店的忠诚度大大增加,而且还帮助我们店介绍了大量的业务。仅仅由这部分顾客介绍的业务,就占到了全店销售的2%,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此外,凡是顾客投诉的问题,我都是要求第一时间告诉我,由我来解决,力争解决一个满意一个。就是这些投诉后妥善处理的顾客,有不少成为了我们店的最忠实的顾客,他们说在这里非常受重视。

 
做好商品管理


做好商品管理是把我以前做超市的经验,我做家电带了过来。我的体会是坚持重点管理、单品管理和因时因地制宜。重点管理就是对占到门店、占到组的销售额60%~80%的商品做重点关注,这些商品不同于公司所说的ABC分类,而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分,我经常要求我们的主任、营业员回答他们那里占比最高的十个单品,以此提高他们对重点商品的关注。对这部分商品是绝对不允许断货的,在订货上一方面参考去年同期的销售,上月和上周的销售情况,另一方面随时关注市场动态。其它门店知道我们的做法后,订货时都会问问我们店都定的哪些货,节假日备货时更是如此。单品管理是我来到门店后灌输给他们的另一个重要概念,以前由于怕因定了滞销商品而承担责任,在做销售和库存周转汇报时往往以品类为单位。通过反复的沟通,我和同事们彻底改变了这种消极的做法,最后做到每个主任都能熟记自己所管理的80%以上的单品,营业员更是100%熟记。这样下来,缺货现象减少了。因为一旦少了那个型号的商品,大家都会发现,既有了压力,也有了动力。因为销售也提高了,库存周转情况大大好转。因时制宜是讲商品要根据时间、季节或者其它的事件来灵活确定主推;因地制宜则是要对门店周边的环境做一个详细的调查,以此决定商品的结构。我来到这个门店之后,发现这个门店整体销售在分部排名是比较*后的,但是数码产品却在整个分部居于中档水平。调查之后发现,由于我们周边没有大型的电脑城,很多顾客来购买家电时看到还有电脑等数码产品,也就产生了购买的冲动。针对这种情况,我和同事们做了认真分析,做了一份卖场布局调整的申请,分部在详细询问后也同意了我们的调整意见,把数码产品从二楼调整到了一楼,并增加了陈列的面积和品种。3个月之后,我们店的数码产品的销售居分部第一,品类占比提高了100%。

除上述几项工作以处,流程管理、促销管理、现场管理、形象管理等,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一个家电卖场能够做好以上几点的话,卖场的效益自然会更上一层楼。

一个企业的失败不是偶然,而一个企业如果成功了,背后也必将隐藏着更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