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3-27 08:30 来源:网络资源
二、 利润=坪效*坪数*平均毛利率-经营费用
本公式对于利润有4个控制点:坪效、坪数、平均毛利率、经营费用,由于平均毛利率和经营费用在前面已经有了分析,所以在本节和以后的各节中将不再重复。
坪效:即每平米面积上产生的销售额。在现实的工作中,我们经常定义坪效=销售额/坪数,把坪效定义为被动的量,这是不对的。如果我们把公式变换成销售额=坪效*坪数,对于我们的工作更加有意义,这样坪效就变成了一个积极的量。
特定面积上经营的商品项目和具体的商品(包括本区域的气氛布置、商品布局、动线等)是影响坪效的主要因素。对于我们的卖场来说每一寸位置都是需要付租金的,并且租金相同,如何及时发现、并整改产出过低或不合理的区域是管理人员提高门店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控制点。
坪数:一般来说,坪数是事先已经给定的量,是不能更改的,但我们也知道在已给定的面积内有些地方是能够产生出利润而有些地方是不能产生利润的,也就是对于利润来说有些面积是有效的,而有些面积又是无效的,这就涉及到了一个“有效坪数”的定义。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如何减少无效坪数,使无效的坪数转变为有效的坪数也是提高门店赢利能力的一个控制点。
三、 利润=人效*人数*平均毛利率-经营费用
本公式对于利润有4个控制点:人效、人数、平均毛利、经营费用
人效:与坪效一样,坪效常常被定义为:人效=销售额/人数,也是一个被动的量,这是不对的,把公式变化成销售额=人效*人数,从而使人效成为一个积极的量,对于管理者的工作更加有意义。对于零售业的工作来说,每日的工作量大体是相同的,也是有规律的,在符合劳动政策的情况下,用更少的人员完成所有的工作是提高人效的方法,当然要达到更少是与员工素质(包括心态、品质、技能等)、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合理的分配工作、员工排班、员工激励等)息息相关的。
人数:人员是根据岗位的需求设置的,它一般也是一个定量,但如果这个定量不合理是可以更改这个人为的定量的。影响人数的因素有人效、流程、岗位设定等,在任何合乎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人员的变化能够带来利润的增加对于公司的运做来说都是合理的。
“隐性人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卖场中由生产商或经销商提供的促销员,他们不涉及公式中人数和经营费用的变化,却可以极大的提高人效,对于“隐性人数”的控制应该引起所有管理人员的注意。
四、 利润=时效*时间量*平均毛利率-经营费用
本公式对于利润有4个控制点:时效、时间量、平均毛利、经营费用
时效:通常人们所了解的时效是一个平均的量:时效=销售额/时间量,这种对时效的理解淡化了不同时间段时效高、低的区别,容易被管理人员忽视。往往管理人员大体都能知道一天的客流高峰期和低峰期,却只认为这是规律,没有想过去改变这种情况。如果门店能在时效的低峰期,采取适当的方式比如:针对该时段的促销活动和商业推广等,将会使低峰期的时效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正如现在正在被广泛运用的“淡季促销”。
时间量:从公式来看随着时间量的增加,销售额是有增加的,但是时间量的增加也会带来经营费用的增加,另外还存在的问题是能够增加的时间量都是时效较低的时间段,所以是否增加时间量必须考虑其所带来的毛利增加是否能抵消经营费用的增加。
与此相同的问题是对于时效较低的时间段(初始营业和即将停业的时间段)能否减去不营业,也要看该时间段的利润情况。目前业内就存在上午不营业的门店。
五、 利润=单品平均销售额*单品数*平均毛利率-经营费用
本公式对于利润有4个控制点:单品平均销售额、单品数、平均毛利、经营费用
单品平均销售额:商品的陈列对于商品的销售是致关重要的,同一商品陈列在不同的位置其销售额可能有天壤之别,但是由于地域性和消费者消费能力的不同商品和商品之间的确存在某些差别,会分别出个A、B、C、D等级,作为管理人员毫无疑问应该了解这些差别,并合理的陈列。但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被埋没了销售潜能的商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发挥其潜能,并能让C、D类商品合理的享有基本的权利,让A、B类商品带动C、D类商品的销售。总的来说就是让所有的商品发挥其应有的销售能力。
单品数:这里谈到的单品数也是一个有效的量,因为产生不了销售的单品对于卖场经营的影响反而是负面的,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有效的单品数越多整个卖场产生的利润越大,所以及时有效的新品引进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卖场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