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零售业20个趋势(3)

时间:2011-07-25 08:42  来源:网络资源

  而且,在零售行业的业态、营销手段、技术设备等日新月异的今天,对人才的要求也较以前更高,拥有一专多能的专门针对零售业的复合型人才尤为匮乏。此外,零售行业人员流动过于频繁,所以造成了技术知识的流失和人力资源管理上的高额成本。因此,需要再次强调的老生常谈是:如何在培养人才、寻求人才的同时,更好地留住人才,这是至关重要的。

  预测14资本对接愈加紧密

  资本对零售业热情高涨已持续数年,零售企业也对资本频送秋波。2011年,零售企业与资本的对接与以往相比会更频繁,风投(VC/PE)与零售商在各种场合的直接与间接接触的机会也会更多,双方的了解会更加深入,合作意向也会有所增强。

  一方面,投资机构和证券市场普遍看好连锁零售题材。目前,几乎每一家稍具规模的连锁零售企业,都会会受到众多风投的集体“骚扰”。另一方面,零售企业尤其是区域零售商受到突破困惑,也有意向借资本的力量实现再度腾飞。

  但问题是,太多的连锁零售企业想着尽快上市。尽管每年都有与风投成功对接的企业,如红旗连锁获九鼎投资1.5亿风投;每年也有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零售商,如人人乐深交所终圆上市梦。然而,也有岁宝百货、上海徐家汇商城等零售商上市征途受挫搁浅。这给企业敲响了警钟:证券市场也会对零售商亮红灯。数万家零售企业里能够最终实现上市梦想的毕竟屈指可数。中国总共也才几千家上市企业,分配到连锁零售企业头上的配额就更少。更要提醒行业与企业的是,风投等资本也不会雪中送炭,国美控制权争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因此,在资本过分的热情面前,零售商一定要保持清醒,量力而行。

  预测15商业地产快速增长

  2010年以来,一系列针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新政,使住宅市场投机行为被空前打压,从首付、利率、回报率等方面看,商业地产明显优于住宅市场,因此,国内地产商在2011年会更多重视商业地产。

  在商业地产的投资运营中,良好的规划及设计成为盈利的先决基础,也是近年来商业地产关注的重点与热点。这方面,零售商较开发商更有优势。在二三线城市,很多零售商也都涉足商业地产,但大多都是以满足自身需要为主要前提,却也不排除由于商业地产的诱惑过大的因素。

  2011年会有零售商将主力精力转向商业地产。不过,零售商进军商业地产的风险也不少,因为零售业毛利较低,大量资金投入商业地产会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有实力的零售商在区域市场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切入,实力弱的企业则切忌轻易进入商业地产领域,以免“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个别零售企业在二三线城市开发大型商业地产,却在招商上陷入僵局,造成骑虎难下的现象。

  预测16“车轮商业”开始发力

  香港为何成为购物天堂?地铁商业功不可没。而在中国内地市场,地铁商业的范畴显然太窄。零售商将面临的是一个“车轮商业”的时代。但是,车轮商业是一个全新的理念,目前中国在这方面极度缺少专业的人才。

  不过,企业已经有所动作。如浙江银泰百货将在5年内在北京地铁沿线开设10家购物中心。2010年1月,银泰百货与京投银泰股份有限公司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北京市场,京投银泰主要承担北京基础交通设施轨道的投资工作。与京投银泰合作后,银泰百货将拥有在京投银泰投资的地铁站站口附近经营商业设施的优先选择权。

  自金融危机以来,国家为刺激经济增长投入的4万亿很大一部分用在了基础设施建设上。现在,各地公路、铁路、机场等工程正陆续完成,南京、杭州、长沙、广州、重庆等城市都在建设地铁。随着交通设施的完工,配套的商业项目也会随之建成,更多的商业机会也将展现在零售商面前,很大程度上缓解零售商网点拓展上的困扰。2011年,会有更多的零售商去争夺这一宝贵的商机。

  预测17食品安全问题将得到有效遏制

  尽管《食品安全法》已经出台,但食品安全问题仍层出不穷。而这一现象在2011年可能得到有效遏制。因为政府已经痛下决心,严惩食品安全问题的涉案人员,甚至不惜处以死刑。

  2010年8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对外公布了《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对于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累犯、惯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以及销售金额巨大的犯罪分子,要坚决依法严惩,罪当判处死刑的,要坚决依法判处死刑;要加大财产刑的适用,彻底剥夺犯罪分子非法获利和再次犯罪的资本。对与危害食品安全相关的职务犯罪分子一般不得适用缓刑或者判处免予刑事处罚。

  违法成本的大幅增加,将促使企业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此外,零售商也对食品安全负有重要责任,在国家和社会全面重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无论是零售商和生产厂商,都会将这一问题进一步上升到战略高度。

  预测18IT、设备供应商须随需应变

  随着规模的扩张和门店升级,零售商将更多利用IT技术,降低物流成本。因投入方式和利益分配等原因而长期未能广泛应用的ECR系统会受到零售商和供应商的重视。

  零售企业“千店一面”的购物环境,已使消费者感到麻木,要想燃起消费者购物激情,激发新的需求,只有改变和创新,努力开发新的概念、新的形象来吸引消费者。而体验化消费将是零售企业概念、形象创新的发展趋势,零售商在营销上将更倾向满足消费者的体验式消费,自助收款机、自动条码打印包装机、语音分栋物流……一些零售企业开始采取更多的新技术来提升效率,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零售行业的变化也将促使IT和设备供应商不断创新来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本土的IT、设备供应商。惟有及时发现这一变化,从现在开始研发新的解决方案,不断推出新产品,才能得到零售商的青睐,否则将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陷入被动。

  预测19奢侈品牌大举进军二三级市场

  截至2009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已增至94亿美元,全球占有率为27.5%,并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仅次于日本。中国拥有成为奢侈品消费第一大国的潜力。

  奢侈品品牌不再将一线城市视为惟一,而是大举进军二三级市场。欧米茄在全球只有20家旗舰店,但有14家在中国,除了香港、北京、上海,大多开在鞍山、温州、昆明、大连等二三线城市;LV在长沙、西安、青岛、厦门、无锡、温州、南宁等二三线城市全面开店;GUCCI计划2010年在中国开设13到17家新店,大都开在二线城市,增幅创纪录地突破100%。

  在很多二三线城市,因为煤炭、石油、房地产开发而新富起来的人们不在少数,而某些行业的员工收入也是堪比一线城市,他们共同支撑了奢侈品牌扩张的基础。二线城市对奢侈品价格接受程度和一线城市已经相差无几。

  调查显示,54.6%的二线城市受访者认为价格不影响他们对奢侈品的购买,仅比一线城市低4.3%。可以肯定的是,2011年,奢侈品牌对二三级市场的覆盖还将加速,甚至会进入四级市场。

  预测20新兴消费人群再促创新

  看看李宁这个品牌在口号与理念上的改变就知道迎合90后的重要性。可以说,抓住了90后,就抓住了未来市场的商机。与前几年零售商关注的80后一样,90后也开始陆续步入社会,成为消费主力。这个更崇尚个性的群体,有着与80后、70后完全不一样的消费习惯,他们舍得花钱,敢于尝试新事物,善于利用消费行为将自己包装成非主流。而对零售商来说,基于90后消费者的消费研究尚未起步。

  因此,2011年,零售商应尽早动手,深度挖掘“90后”这一黄金消费群体。

  对于这一群体,专家认为,只有深入挖掘他们的消费特点和个性化元素,并将这些个性化元素与企业的品牌、营销方式等密切融合,塑造企业的个性化特点,创造同年轻消费者在精神上的契合和心灵上的共鸣,培养他们的品牌偏好和品牌忠诚,才能拥有未来的强大主流消费群体市场。零售商必然会有针对性的创新和调整。

  需要指出的是,不管市场环境如何变化,营销手段如何更新,销售方式发生如何改变,2011年的零售业与往年的任何时候一样,都必须致力于关来源:注消费者,满足消费者,提升内部管理效率,这才是企业保持持久竞争力的致胜秘诀。(来源:超市周刊 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