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迅猛 上海本土便利店将全面沦陷?

时间:2011-08-08 08:17  来源:网络资源

    日前,日本罗森株式会社确定增持上海罗森股权比例至85%,其余15%股权仍由百联集团所有。伴随着喜士多、全家、7-11、迪亚天天等外资便利店在上海市场的集体卡位,让上海本土便利店备感压力,一场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已经不可避免。

    早在年初就传出上海华联罗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罗森)的股权结构会再变的消息,近半年后终于得到了证实。日前,日本罗森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日本罗森)确定增持上海罗森股权比例至85%,其余15%股权仍由百联集团所有。

    尽管这一结果离日本罗森独资的愿望还有一定距离,但从最初的控股到期间的主动减持变为参股,再到如今的控股,也足见其在中国市场发展战略的转变和野心。尤其是伴随着喜士多、全家、7-11、迪亚天天等外资便利店在上海市场的集体卡位,包括之前在华专营大卖场业态的特易购,也跻身上海便利店之争的行列,更是让上海本土便利店备感压力。

    据一位长期关注上海便利店发展的业内人士介绍,上海本土便利店最具代表性的品牌莫过于与上海罗森同属百联集团的快客,以及农工商集团旗下的好德和可的。但快客囿于太小的门店面积,竞争力一般;好德和可的,发展尚可,但农工商的心思已经转向了商业地产。如何守住这一亩三分地,值得期待。

    诚然,向来以规模至上的上海本土便利店当初利用良好的政府关系在门店数量占据着不小的优势,但从今年开始的未来2-3年间,上海现有的大批便利店的物业租约将陆续到期,以往在选址上处于劣势的外资便利店或许就会携强大的资金实力从而“咸鱼翻身”。

    再加上上海本土便利店服务意识的普遍缺乏和盈利能力的整体低下,难怪上述人士预计,上海便利店在未来2-3年内就会大“变天”。

    上海向来是中国商业的桥头堡,上海更是中国内地便利店发展最为成熟的地方,如果上海都“变天”了,其他地方自然不言而喻。

    罗森控股权变动玄机

    据了解,自1996年上海罗森成立以来,15年间其股权变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早在2004年,日本罗森即主动提出,将上海罗森的多数股权转让给当时的华联集团,将其持股比例由70%下降为49%,由百联集团控股并接手经营管理。之后一年,上海罗森即扭亏为盈,并且保持至今。

    但7年之后,上海罗森控股权为何再次出现颠倒性的变化?中国商报记者几次试图联系联华集团,都以“太敏感”、“不方便”等为由婉拒了。但从媒体零星的报道中,总感觉似乎是百联集团主动剥离的举动主要出于股本收益和辅业经营成本考虑。

    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据上海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无论是从之前百联集团关于将合资公司华联罗森注入上市公司的表态还是上海罗森目前发展的状况来看,百联集团主动放弃的可能性都不大。

    据介绍,2010年上海罗森年销售收入接近7亿元,比2009年增长15%。目前上海罗森拥有320家门店,门店日销售收入近6000元,也算是上海单店日销售收入最高的便利店公司之一。

    一位百联集团内部人士也证实,“在百联内部的多次中层会议上也并未提及过要剥离罗森便利,集团对罗森便利的发展评价是:在经营方式上较为领先,但规模需要扩大,影响力需要增强。”

    那真正的原因又是什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一语中的,还是和上次控股权变更一样,这次也是由日本罗森主动提出的。只不过上次是减持,这次是增持,甚至谋求独资。裴亮说,“通过十多年的摸爬滚打,不仅促使中国,尤其是上海的便利店市场成熟起来了,同时也让日本罗森逐渐了解、熟悉了中国市场。现在到了发力的时候了。”

    据了解,日本罗森此番原本是希望独资持有上海罗森,但百联却不愿意轻易放手。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谈判,才确定了日本罗森持有约85%股权的方案。未来三年,随着百联集团内部“合并同类项”的进程,上海罗森迟早会被日本罗森独资持有。

    当然,促使日本罗森作出这一决定的,就是以联华为主导的上海罗森一开始就与日本罗森的经营理念背道而驰,不是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和商品获得利益,而是以收取商品入场费为主要收入,日方对于加盟店和各门店商品质量的监管又显乏力。

    上述百联内部人员表示,更为重要的是,尽管起步比罗森晚,但百联旗下的另一全资持有的便利店品牌快客,门店数量已经超过2000家,在上海也有近千家门店的规模,发展速度远超罗森,让日方觉得百联对待两个品牌有厚此薄彼的嫌疑。

    而且,经过前几轮的重组,百联旗下各事业部的法人化转制已是必然之路,联华超市将成为百联集团旗下超商企业惟一平台,而罗森的外资背景导致它很难被纳入到这个平台里。

    凡此种种,都加速了日本罗森增持甚至独资的步伐。据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日方已替换中方总经理,并大量引入日方管理层。今后在货品架构、采购等方面也会有大的动作,且扩张速度拟从原本的年开50多家上升到年开200多家。

    外资集体卡位沪市

    或许,中国的、上海的便利店市场真的成熟了。也到了该发力的时候了。

    在罗森进入中国8年后,即2004年,日本第三大便利店运营商全家便利也宣告进入上海市场,经过6年拓展目前已经成为上海规模最大的外资便利公司。2010年6月,罗森株式会社则已经以独立身份开辟了上海之外的第二市场,成立了重庆罗森便利有限公司。罗森株式会社的高管此后还向媒体透露,希望能藉此在重庆开设便利店30家,明年达到100家。

    更有消息指出,就在日本罗森增持上海罗森股权后,日方即将在大连设立独资公司来发展当地罗森便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