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加强网购两端建设是今明两年重点

时间:2011-10-02 13:50  来源:网络资源

  近日淘宝商城开放平台“整编”38家B2C企业集体入驻淘宝商城,腾讯点上平台亦将在国庆后上线,这些动作引起了电商行业的普遍关注,也引发各方评议。在淘宝商场联合部分B2C企业集体“下海”的同时,上线以来保持迅猛发展态势,并于今年上半年跃居中国B2C行业第一阵营的苏宁易购就显得“特立独行”了。

  对此,于今年八月份上任,且始终保持低调的苏宁易购总经理李斌首次公开接受了媒体专访,他明确指出:“‘平台式B2C’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它依然属于‘集贸市场’式的平台模式,并不能代表未来B2C的发展方向。”

  “平台和联盟”不会是B2C的主流

  据李斌介绍,目前B2C销售额占据了全美网购市场的80%份额,而C2C只占20%,他认为“B2C才是中国未来电子商务的主流,C2C以及目前的‘平台B2C’ 更多只是一种过渡业态,是市场竞争不成熟阶段的产物,正如实体渠道中电子集贸市场、租赁式的电脑城最终要让位于大型专业化家电连锁企业一样”。

  此次淘宝“整编”38家B2C企业,并强调淘宝商城是平台式B2C,在李斌看来,淘宝商城从淘宝网独立出来,实际上就是认识到B2C才是中国未来电子商务的主流,而这次的“整编”又把淘宝商城回归到淘宝网的运营模式,其所谓的“平台式B2C”路线,本质还是摊位的租赁,只是租客从个人变为了企业,仍然没有自己的真正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这可能是淘宝为了应对腾迅平台上线而乱了自己原来的正确规划。

  易观国际分析师认为:“所谓的‘淘宝联盟’就是个基于流量分享的营销推广平台,是中小型B2C企业抱团取暖的捷径,也是淘宝开放B2C平台以面对竞争压力的手段。”也有业内人士分析,淘宝自身拥有大量的流量访问及用户群,短期“平台式B2C”会有一定的发展,但长远看来,独立的中小垂直类B2C的加盟在共享淘宝用户群的同时,必将对淘宝用户群体进行分流,内部竞争无法避免,淘宝联盟也将因此失去竞争优势。此外平台上的B2C企业的供应链、采购规模和物流配送网络也是各行其是,无法做到有效整合,经营企业和平台企业的双重利润需求更是让其成本居高不下,“平台式B2C”将不会有长远未来。

  “哑铃”式战略

  概括来看B2C的销售模式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以用户售前体验为主的网站建设,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展示、咨询及便捷的支付,以安全、快捷为主导的售后物流建设。

  “苏宁易购今明两年的重点还是在于加强网购两端的建设,包括前台的用户体验和后台的快速配送——即‘最后一公里’的建设,最后一公里是苏宁的传统强项,是可以通过投入迅速立竿见影的。”李斌坦承。

  李斌介绍道,他就任易购总经理之后最大的一个动作就是建立了近500人的用户体验优化中心,以网购的视角和消费者的反馈来最快地优化前台的购物体验和流程服务。同时苏宁线下实体物流网络让共享的苏宁易购拥有了一个远较其他B2C网站高得多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