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市:线上发疯,线下发抖(2)

时间:2011-11-02 08:43  来源:网络资源

  线下窘况

  光合作用:“供应商来砸过办公室”

  与线上书店促销大战的热闹程度相比,一些传统书店更显凄凉冷清,甚至有不少民营实体书店仍在倒闭的边缘苦苦挣扎。

  爱书的杭州人也许还记得,一年多前,杭州某商场一角有家不大的书店——“光合作用”,因其别致的环境吸引了不少人光顾。然而,这家店营业时间不长,便在去年年中结业。

  据了解,光合作用是总部位于厦门的一家文化公司旗下书店,主要经营图书、咖啡、音乐等,1995年在厦门开办实体书店,公司顶峰时期在北京共有15家分店,全国则有30家,跃升中国民营书业第一品牌。

  而就在几日前,光合作用在北京的两家门店宣布结业,店内商品遭供应商哄抢一空。据业内人士称,光合作用接连出现分店倒闭现场,主要是资金链出现问题,而其高层也于近期集体辞职。

  对此,光合作用总经理孙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确认了这一消息,表示公司不断被图书供应商“逼债”,而资金链问题也存在已久。

  她表示,近年来,房租、水电等成本急剧上涨,实体书店的销售却连年下滑,使得书店的资金问题更突出,因此拖欠了不少供应商的款项。目前,她正在跟一些投资方谈融资,希望能挽救书店于悬崖边缘。“高层确实辞职了,是我建议他们辞职的。之前有一些供应商来砸过办公室,也锁过我们的大门,威胁到了员工的人身安全,所以我就让他们辞职回家。”

  孙池表示,目前光合作用的资金的确有些困难,她正在香港跟投资方商谈一项融资方案,希望外界能在时间上宽容一点。

  业内看法

  线上乱,线下惨

  对于实体书店的如斯境地,不少出版人都发出了无奈的叹息。

  华文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李红强在个人微博感慨道:去年是京东,今年是苏宁,网络图书销售充斥恶意竞争。“一般商品复制性强,动辄几十万上百万;但图书岂是其他商品,原创要求高,批量复制难,竟然也这般卖法……再不作为,出版业势必将被恶意竞争毁掉。”

  著名出版人、《十月》副主编顾建平也在微博发出不平:“图书销售,尤其是门店销售,早已从暴利行业变为薄利行业,近期更是成为导致光合作用等书店破产关门的亏损行业。闻讯,不禁感叹电器销售商的想象力匮乏,也为图书出版业‘墙倒众人推’的命运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