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1-11 08:04 来源:网络资源
刘晓鸣拿了一瓶可乐正要付账,这才发现这家便利店有些不太一样:眼前收款的是一位身穿顺丰标志的快递员,对方熟练地在收款机上操作,然后递给刘晓鸣一张门店的卡片,后面印着便利店可提供的业务:自寄自取、文印处理、扫描传真……如果购物超过十元,还可免费送货上门。
是的,这是顺丰速运开的一家便利店。
作为深圳下梅林金梅花园小区的居民,刘晓鸣并不清楚这家便利店其实2011年7月就已经悄然开张了。并不奇怪,在这片绿树成荫的居民区,几乎每隔5米便有一家士多店或便利店林立其中,顺丰的黑色招牌并不起眼,甚至还有些低调。
低调,也是顺丰速运的一贯风格。这家总部位于深圳的国内最大的民营快递巨头,尽管年营业额早就突破百亿元,员工也多达10万人,但媒体上很少见过它的新闻,甚至连它的老板王卫是何模样,都一度是个谜。
低调的顺丰,也希望自己试水零售的这种跨界尝试再低调一点,以至于在金梅花园小区住了多年的刘晓鸣,之前都忽略了这家顺丰便利店的存在。其实在深圳,这样的顺丰便利店,半年来已经悄然开了20家。
身着“SF”标志衣服的快递员是深圳这个城市最常见的身影,如今他们又多了一个身份,店长和店员,进入了另一个并不熟悉的行业—连锁便利店。
拷贝UPS?
如果只在门外张望,你看不出顺丰便利店有何“玄机”,深入其中,你轻易就能发现它们的“与众不同”。顺丰店的布局大致分为零售区和快递区两大部分,零售区域的摆设与一般便利店无异,主要销售零食和居民日用品;快递区的设立才是最大的不同。这里摆放着快递包裹,身穿顺丰工作服的店长或许正在埋头处理订单,区域内的快递员也时不时将辖区范围内的包裹一 一送到店内。
不过,就是这么一个个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店的跨界之举,还是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原因就在于顺丰的标签一直是“快递”。
无论从业态还是企业文化,快递业与零售业都有很大差别。这也是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坦言“并不看好”的原因,“如今便利店的运行成本偏高,他们(顺丰)把终端看得过于简单。”
快递行业进入商业零售,国际上并非没有先例。2001年,快递巨头UPS通过并购特许经营公司Mail Boxes etc.后开始向零售业进军;2004年,另一家巨头FedEx动用24亿美元收购了金考公司(Kinko’s)。这两家被收购的公司都有一个共通之处:连锁经营模式,拥有数千家终端,营业范围包括印刷、复印、冲洗照片等业务。
而Mail Boxes etc.和金考被收购后,也相继被改名为The UPS Store和FedEx Office(注:在中国仍为“联邦金考”),成为了这两家快递公司的延伸业务之一。被收购之后,这些连锁店的业务也增加了包裹的包装、运输快递,作为两家快递公司地面网点的延展,为门店辐射的居民区提供就近便利的文印与快递业务。
由于有两家国际快递巨头的先例,顺丰进军零售其实算不上创新,只是它并没有像巨头UPS、FedEx那样通过大规模并购实现,而是由自己来悄悄操作并直营。
据顺丰便利店的店员告知,“店内所有商品都由集团统一采购,门店也不允许加盟”。据记者了解,门店店长的工资约为5000元,负责店内的运营以及快递业务的统筹。不过,这个数字并没有得到顺丰总部的正面回应,其负责人表示便利店员工的职责和待遇“属于机密”,不便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