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6-12 08:20 来源:网络资源
转型难度巨大
“从2003年‘非典’以后,中国百货业迎来了近十年黄金发展期。现在遇到了困境,正是百货业转型的时期。”范艳茹告诉记者。
一个明显的现象是,近年来,业内对“百货店”的提法也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名字“购物中心”。购物中心,也叫Shopping Mall,是指按照商圈定位、将多个店铺组合在一起,整体开发、运营的商业综合体。
从消费者的视角来看,购物中心相当于一个加强版的百货店,在满足消费者购物需求的基础上,增加了餐饮、休闲、娱乐等功效,具有更强的聚客能力。以万达广场为例,除了购物之外,还有万达院线、KTV、游戏厅等配套设施。从经营的角度来看,购物中心多以商业地产项目来开发,百货店大多以主力店的形式入驻购物中心。
有调查数据显示,百货在日本发展了近100年,目前百货业态在日本已不占据主流通地位,在零售销售额中只占据10%的比例;从2000年到现在,随着日本人口老龄化加重,百货业一直处于负增长时期。
而近年来我国商业地产的蓬勃发展,使得购物中心大行其道,逐渐替代了传统单体百货店的概念。“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现在大家购物之后还需要能够休闲放松,还要用餐。周末的时候,一家人在购物之余还要在一起看个电影。购物中心就是满足了消费者购物、休闲、娱乐的一种业态,真正做到了‘一站式服务’。”何向阳对记者表示,“今后很多传统百货都将转向购物中心,百货企业购物中心化将成明显的趋势。”
在业态层面进行转型的同时,传统百货业在经营层面也面临调整和转型,而百货“自营”与“联营”的模式之辩又被频频提及。
目前,我国百货店大部分是以向商户收取租金(招商)的形式来经营的,这被称之为“联营”模式。而按照发达国家百货业的经营模式,百货店应该将品牌进行“买断经营”,称之为“自营”。联营的好处是百货店以二房东的形式收取租金,“旱涝保收”,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缺点是对商品和品牌没有定价权,发展潜力有限。自营的优势在于,对商品具有定价权,可以获得更高利润,但是风险较大,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特别是“买手”的水平有较高的要求。
很多业内专家认为,传统百货业不妨尝试由联营向自营转型。不过在范艳茹看来,难度巨大。“这不仅涉及到百货企业自身,还涉及到品牌商。我国品牌商在每个地方都是由代理商经营的。层层代理的分销模式决定了百货店自营品牌困难重重。”范艳茹表示。
中国百货这些年
1900年至2008年不完全记录
百年前,俄国人在哈尔滨开设“秋林洋行”,翻开中国百货第一页;百年后,百货店作为一种成熟的业态在中国遍地开花。这期间,中国百货业的乐章虽然起伏跌宕,但亦精彩纷呈。
第一幕:百货业的滥觞
出场人物
马应彪、郭乐、郭琳爽
夫妻店对决兄弟兵(1917年)
1917年10月20日清晨,一辆高级轿车停在了上海南京路上,这是当时远东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澳大利亚华侨马应彪从车里钻了出来,今天是他投资创建的公司——先施百货开业的日子,他知道,今天注定会创造一段历史。
先施公司的开业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人们争相观摩这个集屋顶戏院、东亚旅馆和豪华餐厅于一体的洋商店。南京路一时间人山人海,甚至有人流连其中,数日不归。马应彪的贤内助、元配夫人霍庆棠也前来助阵,当起了营业员。在那个保守年代,剪着短发的霍庆棠自然成了店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开业第二年,先施公司的营业额就达到了439万元,整整是投资额的两倍。但马应彪没有时间庆祝,因为他的对手已经来了。广东人郭乐、郭泉兄弟在香港创建永安百货后,便把目光投向了上海南京路。
永安的开业深深刺激了先施公司的董事们,他们一致认为不能让对方在高度上超过自己,便把5层楼改为6层;永安也不甘示弱,在自己的楼顶上加盖“绮云阁”,与先施平起平坐;先施咽不下这口气,又硬是在自己的楼顶上加了一个3层的“摩星楼”。
员工有了新身份(1956年)
几十年后,永安百货后来者居上,取代先施百货成为上海第一大百货公司。而此时,我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做主。永安百货创始人郭乐也把公司总经理的位子传给了侄子郭琳爽,自己则回香港当寓公去了。1952年,我国逐步实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一些传统的老百货企业,将面临“公私合营”的改造,上海的永安百货也不例外。
第二幕:国家导向经营
出场人物
彭城、张秉贵、毛冬声、胡子敬
“新中国第一楼”平地起(1955年)
解放后,我国百废待兴。北京市商务局局长彭城一直盘算着建一座地标性的国营商场。
1952年8月26日,中贸部(后为中商部)正式批准修建百货大楼的建筑计划,并同意承担全部商场部分建设投资。从此,王府井百货大楼的建设便提上了议程。
几经波折后,1955年9月25日,百货大楼终于平地而起。作为“新中国第一楼”,百货大楼的开业赢得各级领导的重视:国家商务部、北京市委、市政府、市商业局等有关领导前来参加。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剪彩开幕。开业当天,顾客流量多达16.4万人次,货场拥挤不堪,日销售额30.9万元。
王府井百货大楼的开业拉开了建国后北京商业的序曲。中国百货业进入国营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