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格局未定:将迎史上最惨烈“价格战”(2)

时间:2012-08-14 08:12  来源:网络资源

  多路突围 控盘取胜

  8月8日,苏宁电器副董事长孙为民在通报苏宁易购发展情况时提及电商的价格战,他认为很多电商靠拿投资人的钱来做促销,进而吸引第二第三波投资人继续投资,这种电商运作方式是传销而非促销。

  事实上,当下在电商领域愈演愈烈的价格战的危险性也很像传销。传销如果没有人接棒,游戏随时会被终止。价格战如果弹药不充足,也随时会有崩盘的可能性。“就看在这个过程中,谁的控盘能力强,很好地把握节奏,控制好资金链,谁就能撑到最后。”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认为。

  陈寿送很看好京东不断扩充线上品类的策略,3C产品价格战无法避免,通过更多品类的销售可以适当规避价格战。8月8日,京东在自己的平台上开卖正宗阳澄湖大闸蟹,刘强东甚至开始在自己的微博上介绍大闸蟹。截止到目前,京东商城一站式购物平台覆盖家电、数码通讯、家居百货、图书、食品等11个大类。

  当当和乐淘等企业则不约而同地选择做自有品牌产品。乐淘网副总裁陈虎透露,自有品牌产品的毛利大约为40%,而代理的毛利只有20%。“难挨长期亏损,必须寻找新出路。”乐淘的另一个出路就是拓展更多的销售渠道,在天猫、京东商城、当当网、卓越亚马逊、唯品会、库巴和QQ商城等平台上同步进行销售。

  苏宁在沟通会上抛出新策略,用“价格战+服务”提升销售额,从8月15日开始,苏宁易购将创新性的启动三大服务保障项目,这包括送货延期赔付、退款延迟赔付和快速退换货赔付。其实这样的策略,一方面可以留住更多的消费者,一方面也是电商精细化运作慢慢提升效率的开始。

  另外,对于电商大佬们一个个气势汹汹的叫战,数字上也有很多做猫腻的余地。有的企业动辄让利数亿,有的号称三折、五折,其中有部分并不是真实的让利与打折。“电商造假风太重,先调价格后打折,刷数字、刷单都是常见的,各家对外公开的流量、毛利、费用水分也很大。”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

  价格战源于大家一致的判断:未来中国复合型电商可能只有两三家巨无霸存在。在没有进入精细化竞争的规模竞争阶段,谁能够在虚虚实实的竞争中,在应对外部狂轰乱炸的同时做好内部的控盘,谁才能做到“剩者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