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9-01 08:07 来源:网络资源
但同时,净利润处于明显下滑的百货店也不在少数:
合肥百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2亿元,同比下降17.42%,实现营业总收入48.34亿元,同比增长4.89%,基本每股收益0.4656元。
广百股份公司利润总额1.34亿元,同比下降9.43%,实现营收35.78亿元,同比增5.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1亿元、每股收益0.29元,分别同比下降9.04%、12.12%。其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3.21%。
成商集团净利润为7669万元,同比减少28.58%,实现营业收入10.85亿元,同比增长5.10%,实现营业利润1.07亿元,同比减少22.98%。
福建东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4817万元,同比下降83.20 %,实现完成营业收入9.7亿元,较上年下降5.95%。
自身调整是关键
虽然报告显示新华百货、重庆百货、南京新百等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但良好的净利背后,似乎也并非都如外表所示的那么光鲜亮丽。例如,新华百货在上半年的营业利润率同比下降0.54至7.02个百分点,使营业利润增幅大幅低于收入增速。遇到问题的还有上海新世界百货,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5.6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6.3亿元下降4%。而南京新百高达197.74%的净利润增长率也是由于企业合并子公司芜湖南京新百大厦有限公司(自2012年1月1日起纳入南京新百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得出的结果。
在业界看来,大部分百货店业绩不理想,主要是受到整体商业环境的影响。但在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百货店更应该加强自身努力和调整。
翠微百货便是自我调整取得较好收益的典型,该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幅不足1%,但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均有同比两成左右的增长。翠微方面表示,这是由于公司调整商品结构的结果,使其经营成本降低,毛利率水平提升。报告中,翠微表示公司今年加大了主力门店翠微大厦店的商品结构调整力度,将毛利率水平较低的储值黄金柜台调整为毛利率水平较高的珠宝名表柜台,同时加大了对精品服装的调整,使毛利率水平获得显着提升。
新华百货把销售额的上升同样归功于公司的自身调整,公司表示今年强化了对各店铺的适时调改,同时不断推进区域扩张。
广百股份也在半年度报告中提到公司为力保下半年经营不滑坡,力促新门店减亏增效、缩短培育期,将从提高对门店调整的研究能力、对市场竞争的应对能力和对会员服务的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入手,促进公司经营力的提升。
等待新机遇
从早先的蓬勃发展,到现如今的精疲力竭,2012上半年由整个国家经济下滑带来的冲击对百货业是不言而喻的。近年来,商业地产项目的不断增加、商业网点供给增快,也进一步分食零售市场,使得竞争更加激烈。同时,零售行业的并购活动增多,少数大型零售企业市场份额不断增加,市场集中度有所提高。此外,购物中心、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的迅速崛起也加剧了零售行业的市场竞争。
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北京昭邑零商管理咨询公司首席咨询师刘晖,他认为,针对零售业近年来的疲软态势,百货店自身应做出两方面调整,以便迎接新的挑战。
“首先要理性、根据自身条件尝试发展自营品牌。自采自销的方式可以在经营上减少流通环节,消费者可从中得到更多的价格实惠,商场也拥有相当定价权。其次,降低成本,从人员配置、管理、物流、营销费用等多方面入手,尽可能的减少开支。”刘晖说。
去年中国人均GDP已达5400美元,标志着我国已开始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转变。今年以来,尽管消费增速下滑,但消费贡献率不低,超过了投资和净出口。或许只要奋勇走出眼前的困局,积极调整自身,发展创新商业模式,百货业就将迎来新的历史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