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9-01 08:10 来源:网络资源
延伸服务
2011年,便利店企业在关注自身主业经营的过程中也充分利用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和门店数量,不断扩展延伸服务。
一方面,便利店企业将销售实体商品和提供服务性商品相结合,如提供代缴话费、水电费、煤气费、城市一卡通等充值缴费服务;提供影印、传真、快餐、熟食、代售报刊、送货上门等便民服务。这种基于自身经营特点的延伸服务极大的方便了便利店周围的社区居民和上班族。业务范围拓展的同时,提高服务的质量和营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将是便利店未来努力的方向。
另一方面,便利店和电子商务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也备受关注。便利店和电子商务的结合,让便利店成为网购的宣传媒介、付款终端和物流终端,进一步吸引中老年人和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进入网购大军。
便利店延伸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或将成为便利店的新增长极。
家电零售企业的三大趋势
区域竞争升级
2011年,以国美、苏宁为代表的全国性家电零售企业加大渠道下沉力度。中怡康的最新数据显示,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002024,股吧)全年在国内三、四级城市新建门店达600家左右。
在一、二线城市门店数量相对饱和的背景下,全国性企业渠道下沉将成为未来其利润增长的着力点。全国性家电连锁企业在向中小城市及县级市场扩张的过程中,也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经营模式和当地消费习惯及消费水平的匹配程度,在适当程度上打破对传统模式的复制,力求更亲民、更贴心,这或将是扩张成败的关键。
而区域性家电连锁企业也不断进行跨区经营的尝试。目前,跨省经营的区域性家电企业相对较少,有代表性的如深圳顺电、扬州汇银和五星电器等。相比区域性企业而言,跨省经营的企业没有其优越的政策基础和区域品牌优势;同时又要面临来自全国性连锁企业低成本和高效物流配送体系的压力,“走出去”战略现在看来或许并不明智。
省内跨区经营受到大多数区域性家电连锁企业的青睐。依靠熟悉的当地市场、当地的供应商资源和政府资源的优势,区域家电零售企业选择深耕市场,进一步拓展省内县级城市的市场资源,并根据对本地市场和消费水平的把握,采取差异化、灵活性的经营战略。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家电销售增幅回落的三大因素
2011年,家电企业销售额增幅回落。首先,“家电下乡”政策进入退出期。2013年1月底,第三批地区将退出,而已退出的地区农村人口占全国农村人口55%,累计销售额占家电下乡销售总额的63%。虽然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和结婚人口增长,对家电的刚性需求仍会增加,但家电下乡政策的退出在短期内将对农村市场的家电销售额产生影响。
其次,“以旧换新”政策退出。2011年底,实行两年之久的家电“以旧换新”政策退出。在过去的两年,“以旧换新”模式销售的家电占家电销售总量的份额大幅增加。伴随着政策的退出,家电销售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摆在每个家电销售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
最后,房地产市场受抑。2011年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房地产市场表现萎靡,依靠装修住房拉动的家电消费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调查报告也说明家电零售企业的现状确实不容乐观。样本企业销售额、营业面积、门店数量和正式员工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营业面积增幅超过30%,门店数量增幅也超过了20%,而相对于营业面积和门店数的增长,销售额的增幅相对偏小,为10%。
家电连锁企业样本店平均面积为3768.3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12.5%,单店平均销售额为8115.6万元,较上年下降了5.2%。平均单店员工数39人,比2010年度减少了3人,下降7.2%。
房租连续两年成为家电连锁企业的第一成本,其次为员工工资。样本店铺的平均毛利率为10.2%,较上年略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