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9-01 08:12 来源:网络资源
另外,中国房地产市场信贷紧缩,房地产商的开发速度放缓,间接拖累了零售企业门店拓展速度。日趋上涨的租金也成为零售企业运营成本的“重头戏”。有估算称,租金成本上涨10%,将大大压榨零售企业利润。成本投入的上涨将大大缩减了核心商区大卖场的毛利空间。
并且,电商的冲击对零售巨头在华市场业绩也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服装、家电等领域,电商引流作用非常明显。
来自企业自身的痛,也成为零售企业发展业绩的阻碍因子。各大零售巨头同属上市公司,投资却造成亏损的状况不能长期持续,降低资本支出的压力很大,因此纷纷收缩中国战线。人工、租金成本的大幅上涨,是零售巨头们无法避免的痛。据报道,2011年连锁零售企业的人工成本上涨26%。外资超市设有外籍和中国港台地区店长,其薪酬远远高于中国内地籍的店长。因此是外资超市,成本压力也比内资超市高出许多。
企业自求还魂丹 或与电商"结姻"
市场萎靡不振,企业如何逆袭反击?目前,传统零售冲刺线上的现象已不鲜见。日前,沃尔玛增资控股电子商务网站1号店,预期持有1号店股份达到51%,实现控股,取得中国目前最大的网上超市1号店的直销业务控制权。未来的1号店,将成为中国最大的网上超市"网上沃尔玛"。此举,或将一定程度上挽救零售企业的“缩水”局面,帮助企业拓展更广阔的市场。对于来自电商的冲击,传统零售企业无法规避,如何借势而为,化危机为有利,也是助力增值的一个思路。传统零售商与第三方B2C平台的结盟合作,未必不是一条美好的出路。
对于外资零售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经营管理能力,调整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以适应当今的中国市场。此外,加强供应链管理能力和物流配送能力以形成良性的供应模式,同时不断开拓多种零售业态,如社区超市、标准超市等,深度市场渗透。有评论声称,外资零售在过去几年在中国过于注重开店数量,忽视了门店质量。从新对商业布局网店调整,将是外资零售最该反思的地方。对于盈利模式的调整和质量化的门店布局,经营策略从过去的大规模扩张转向精耕市场,也将成为未来的前进方向。巩固现有优势,进入收缩模式是外资零售企业在华的必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