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扫描购物叫好不叫座 电商媒体在观望(2)

时间:2012-09-24 08:11  来源:网络资源

  观望

  不过对于大多数媒体和电商来说,在二维码购物仅仅是小部分的尝试,观望态度远大于实践,这其最大的障碍并不是技术,而是市场推广和培育。

  陈少涛表示,二维码购物的瓶颈在于,虽然对于用户来说非常方面,但并不意味着购物有驱动力,因为电商的DNA还是价格,如果二维码购物商品的价格并没有优势,那么依然不会有大幅的转化率。

  “推广还需要一个过程,而且手机支付也会是一个瓶颈,比如线上支付步骤太多,如果是货到付款,做不到很多商品一起收款,会增加物流成本。”陈少涛说。

  陈少涛指出,目前并不能评估二维码购物的效果,但二维码购物开发推广的成本较高,而回报率目前看起来并不高。目前麦考林采取的方式是与第三方公司合作推出杂志,“所有产品由第三方公司展示,我们只是小规模尝试。”陈少涛认为,二维码购物产生实际的盈利在中国还要等上2年。

  YOHO!有货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的二维码扫描购物的顾虑在于,用户已经习惯阅读杂志后去网站购买商品,如果重新培养用户使用二维码,这需要一个推广过程,也需要用实际效果来验证这种购物方式能否成为未来主流。

  另外一方面,运营商支持力度不够大、手机终端尚未普及、手机平台身份难以识别也是让YOHO!有货观望的原因。“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年轻用户群对这种购物方式比较感兴趣,所以我们会考虑利用杂志媒体和网络媒体进行宣传,辐射更广大的用户群,根据大家的反应来调整下一步策略。”

  据《创业家》杂志报道,目前二维码购物的效果并不明显,比如某二维码企业曾经与上海某免费地铁报纸合作一个月扫描购物,结果加起来只有不到2000人扫码,购买行为也就几十个。而与闪购合作的麦包包也认为,二维码购物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从支付方面来说,支付宝也一直在积极推动二维码购物,他的优势在于能够与支付直接捆绑。比如不久前支付宝就与上品折扣达成合作,实现店面商品扫码购物。

  虽然二维码能够打通电商与线下的界限,但支付宝公关总监陈亮也坦言,目前二维码购物的配套体系如物流、配送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也是许多商家观望的原因。

  “现在并不好判断二维码扫描购物何时能够成熟,有可能需要1-2年的时间,不过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很多关于二维码扫描的应用,比如扫描菜单打折等等,有这样的市场刺激,就会有越来越多人去用。”陈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