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售业:如何点燃再增长的新引擎(2)

时间:2012-10-09 08:25  来源:网络资源

  瓶颈是怎么形成的

  营收和利润出现下滑的零售企业所面临的结构性变革,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不是突然爆发的,而是行业问题“积重难返”所造成的。

  乐购创办人、曾任乐购CEO的沈建国告诉记者,零售企业业绩下滑,首先与“国内零售业长期只重视量变,不重视零售业基本功,同质化竞争”有关。

  沈建国认为,80-90%的国内一二线城市开店密度已经饱和,加上竞争者间的经营模式、经验策略同质化严重,零售企业一旦进入较饱和市场,或遇到竞争,立即劣势凸显,竞争激烈区域企业业绩下滑成为常态。

  而国内多数零售业业态中由于品牌过多,重叠开店、同质竞争的弊端更为严重,这“让零售企业深陷重竞争漩涡,无以自拔”。

  “国外多数零售业成熟国家,主要品牌都在3至5家之间;而国内以超市业态为例,主要外资品牌就有8家,主要内资品牌超过20家。导致的结果是,每个人都想开店,但多数新店都难保损益平衡。”沈建国告诉记者。

  同时,“一直快速发展的零售业, 15年来第一次遇到景气下滑,消费心理转趋保守,逐渐减少消费。”沈建国表示,再加上零售业不重视 R&D(研发),在国内外资和内资企业十余年来的营运模式上,业态组合、业态变革、商品组合、陈列技术等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一旦消费疲软,零售业绩易产生衰退。

  零售培训专家胡春才也向记者表示,“目前经济形势下滑导致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一些新开发区的成熟度放缓,配套设施及入住率达不到要求,这对零售业带来了一些冲击,导致了一些零售企业利润出现大幅下滑。”

  除了经济形势的原因外,胡春才还认为,“国内企业对市场预测不准确,也导致了一些企业在应对局势上准备不足;而在经营策略上,由过去的‘网点为王’到现在‘多子多难’,盲目扩张、靠规模取胜的时期已经结束。”

  而成本的大幅度提升,更加剧了零售企业经营负担。

  据连锁经营协会对百强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2011年连锁零售企业人工费用上涨26%,租金成本上涨10%。人工费用的迅速上涨,对于净利润率长期在1%-3%的零售业是极大的挑战;而今后5年将是门店租赁到期的高峰时期,零售企业将不得不面对其下一些门店续租租金上涨甚至续租失败的风险。

  沈建国告诉记者,“近两三年由于通货膨胀严重,零售业最重要的三大成本——人力成本、租金成本和能耗成本都大幅上涨,侵蚀利润率在2-3%之间。”另外,物流成本也在大幅上涨,也在大量侵蚀着企业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