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商突围“冷冬”时代 专一还是多元?(2)

时间:2012-12-04 08:13  来源:网络资源

  抓狂式探索

  相比于成都,其他城市商业就得不到如此多政策垂幸了,许多区域零售企业只有靠自己的摸索挺过这个可怕的冬天。

  3年前,整体引进20个人、来自9个国家的国际化团队,所有的人觉得湖南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是个疯子,但是,王填成功地把国际化管理植入了本土区域零售业,国际化管理团队也让步步高对多元化业态的探索进行了梳理。

  “步步高大卖场业态占70%,其他业态30%。”王填说,之前,所有品牌都叫步步高品牌。现在多元化越来越清晰之后,国际化团队将其业态全部区别开,大卖场叫Hyper-market,社区超市为super market,电器连锁是E-mart,餐饮连锁叫大楚食街,普通百货叫步步高百货,而与之错位经营的平价百货则是美采时尚百货,便利店叫汇米巴。

  也正是便利店也让其在多元化道路上吃了很多苦头,“购物中心第七个月可以盈利,但是便利店快一年,开了100多家,仍然没有找到盈利模式。”王填坦言,便利店开得有点猛,现在仍在调整和摸索。

  在河南郑州的一个县级市巩义,规模并不大的金好来超市在模式探索中面临的压力更大。据金好来超市董事长吴金宏介绍,巩义市人口78万,城区人口23万,但是竞争非常激烈。“在我们一个500米的商圈内,正对面的华润万家,1.2万平方米,斜对面有个1.3万平方米的国企大卖场,后面200米是丹尼斯,1.5万平方米。确切消息是,大润发和永辉都要进来,卖场已经选好,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这么多巨头都要进来,我们的实力、人力、财力都没有办法和他们相比。”

  进退两难的吴金宏在3年前就开始尝试多元化转型,涉足餐饮、快捷酒店。这次转型可谓是一次成功的转型,餐饮的毛利远高于超市,而且回本很快,最快的一家餐饮店3个月回本,快捷酒店的入住率则达到了110%。

  尽管餐饮和酒店都为金好来带了了高回报率,但吴金宏仍然对在夹缝中生存的超市业态耿耿于怀。去年他开始重新回归零售业,在考察了安徽红府超市、乐城超市后,金好来开始了四处学习,并在学习中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差异化特色——自营。

  专一还是多元?

  对比上述“爱折腾”的企业,很多企业仍然抵挡了在商业地产、多元业态的巨大诱惑,只专注于零售以及所选择的业态。

  “必须要专注,零售业现金流较好,许多企业涉入了房地产,但是我们一直专注于零售业,不管是农超对接,还是在行业中所做的创新也好,始终围绕着社区零售来做。”四川互惠超市总经理何婕表示,互惠发展的20年中曾经有很多诱惑,但是面对这个简单而枯燥的行业,只有坚持,才是最大的胜利。

  而之前从事大卖场、百货业态的WOWO便利董事长汤耀华,目前在成都有300家便利店,面对外资便利巨头入驻的威胁,加上便利店业态漫长的亏损期,汤耀华表示,既然选择了零售,就要坚忍。

  在此次会议上,许多同行对成都伊藤洋华堂不买地产的行为表示不解,因为作为大卖场,伊藤洋华堂双楠店是全国最好的卖场,现金流充足,却仍然只租赁物业。伊藤洋华堂锦华店店长刘虎对此表示,对零售企业来说,现金流最重要,不买地是伊藤在成都的基本战略。因为此前在日本出现过房地产泡沫破裂进而影响零售业的教训,而目前中国经济是否像日本那样会出现泡沫?到时候没有现金流,对企业来说可能影响更多。

  “既然做了标超,没有退路,只有走下去。”在上海同样饱受煎熬的家得利总经理陈静阳说,在他眼里,上海的房租压力非常大,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在超市上班,即便如此,“今年家得利的人工成本2个亿,压力很大,再加上电费实行阶梯收费制后反而对零售业没有优势,更尴尬的是,作为上海三大标超之一,家得利在便利度上比不过便利店,商品丰富度比不过大卖场,生存得非常难受。”

  就是这样,陈静阳也表示要坚持下去,因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提到,社区是零售发展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