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未来发展趋势 必须具有的竞争力(2)

时间:2012-12-08 08:06  来源:网络资源

  二是零售业态的均衡化趋势。以前,百货店独霸了我国的零售市场,其他零售业态根本无法与之抗衡。现在,百货店的地位开始发生了变化,它在社会零售消费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在逐渐减小,而其他零售业态所占的比重在逐渐增加,并且地位在逐渐上升。随着经济的发展,将来零售业态中的“超级大国”将不再存在,购买力将出现分流,各种零售业态将拥有自己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它们之间将表现出一种相对的均衡。

  三是零售业态组合化的趋势。我国以前的零售店总是“孤军奋战”,除了少数几个城市商业中心以外,很少能够形成“集合商圈”(即多个零售店的商圈互相重叠,发挥集团优势)。现在,多种零售业态出现了相互组合、共同发展的趋势,因为不同的零售业态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它们之间的相互组合可以多层次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发挥“集合商圈”的效力,使各自的利益增加,从而实现“1+1>2”的目的。

  四是零售业态融合化的趋势。即从企业的角度而言,企业不在一种零售业态上,而是根据自身发展以及社会现实环境的需要,将多种零售业态集中于企业一身。零售业态融合化趋势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内涵型融合;二是外延型融合。内涵型融合是指当某个零售店面积足够大时,它把多种零售业态集中在一个店内,使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增加企业效益。外延型融合是指企业对外进行资本扩张,在其他地方开设不同于自身业态的新店,从而分散企业风险,促进企业发展。

  以上是我国零售业态发展的主要趋势,清楚地把握零售业态的概念并认清其发展趋势,对于促进我国零售业发展、提高我国零售业竞争力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必须具有的竞争力

  竞争是实现区域间商品流通的基本途径,是我国区际商品流通的实践提出的要求。竞争力是指能给零售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现代零售商业竞争力指零售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通过利用企业资源或发挥创造优势的能力,在服务、成本控制、客户管理、持续发展等方面与其他企业竞争而形成的一种比较能力。

  要高度重视零售店铺的选址能力。做商业,最重要的就是选址,百货店超市也不例外,打造百货店超市竞争力的第一位当然就是拥有一个在城市商业中心的黄金店址位置,而这一点也恰恰是最难的。

  努力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能力。零售业的核心业务是人与人的商品交易行为。作为这个交易过程的主角,消费者本身是有血有肉的个体。他们的购买行为不是单纯的需求一元决定的,而是受很多感性、理性的因素综合影响。服务项目和服务承诺是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的,而服务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境界则容易成为独有的优势。企业要有优秀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文化、系统的服务教育、标准化的服务细节规范、严格的人员服务纪律和良好的服务执行力。

  要千方百计加强流程控制能力。利用各种信息系统,收集分析市场信息和消费变化的综合反馈信息,从而制订出针对性的服务措施;努力按照市场变化和消费需求变化实现企业业务流程的再造,实现企业内部中心流程的不断优化,进一步完善商品供应链管理,构建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从而提高企业对整个流程的控制能力。

  要结合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活动的特点,科学提高经营管理能力。现代零售企业需要建立和健全一整套适应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管理模式,包括对商品的管理、服务的管理、价格的管理、现场的管理等能力。同时,企业管理者的经营思想和发展战略要在最大程度上获得员工的认同和执行,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大力提升财务管理能力。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可以从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和资产利用能力方面来考虑。商品的单位进价、企业的管理费用、商品的物流成本等是零售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重要方面,企业实现收入增长所花费的单位成本越低,其获取的利润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