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锐不可当 传统零售业“命悬一线”

时间:2012-12-17 08:12  来源:网络资源

  国美、苏宁等已开始线上业务或创新购物体验

  近来,黄玉发现自己逛百货商场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不知从何时起,网上购物成为了她的必修课。大到电器产品,小到生活用品,可谓衣食住行,几乎都在网上搞定。

  “轻轻点击鼠标,货物自动上门,方便,快捷。虽然免不了退货换货等问题,但相对于又贵又费时的商场购物,还是很划算的。”黄玉,这位生活在中国一线城市的小资阶层,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道。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像黄玉一样加入网购族,中国电子商务的交易额也在迅速膨胀。来自阿里巴巴最新的消息显示,截止到2012年11月30日,淘宝、天猫交易额已突破1万亿元。

  依据2011年各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数据来看,1万亿的交易额相当于云南、贵州、甘肃、新疆、海南、宁夏和青海7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总和,位居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4省之后,排在第5位,并占据全国消费品近5%的零售总额。

  而在9年前,淘宝网才刚创立。10年间,增长了5万倍的网购交易规模就像一个缩影,显示出整个电商的膨胀生机。而这也得到了公认。近日,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蓝皮书》预测,明年中国网购额将超过1.4万亿元,占社会消费总额比将超5%。届时,零售业的老大将再不是传统零售业,而是电子商务。

  中国社科院专家姜奇平曾表示,网购一旦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就会很快越过临界点,呈现爆发之势,成为改变中国零售业格局的起点。

  网购的腾飞,在带动快递业和互联网等其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在以其摧古拉朽之势冲击着其他产业的发展,其中传统零售业损失最为惨痛。因为网购并不能催生整个社会消费额,而只是改变了消费渠道,当网上购物的人增多时,去实体店购物的人相应减少。

  《中国电子商务蓝皮书》预测,在今后几年,传统零售将几乎接近零增长,如今的传统零售巨头或在2014年出现亏损。

  这不仅仅是趋势,寒流已经袭来,客流量减少,销售额下降,利润趋弱,百货店接连倒闭……从点到面折射着传统零售业已渐入严冬。据悉,百货行业这两年销售额的增幅明显下降。以上海为例,今年1~5月份,上海第一百货销售额增幅只有2%,客流量减少了10%,现在上海12家老百货只剩5家。

  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的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表示,在电商的冲击下,一定数量的商品店倒闭不可避免,但主要集中在小型、中型商品店。

  有分析人士预计,受电商的冲击,新一轮倒闭潮将渐行渐近,首受其冲击的就是百货商场以及街边商店,预计30%沿街的小型服装店、专营店将不同规模地亏损,茶叶店和酒庄的业务将大量萎缩。

  冲击已成为事实,但并非只有死路一条。网购再火暴,人们还是需要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一些产业的发展轨迹也为此提供了例证。比如,身受电视和家庭影院重创、当年曾临近冰点的电影院,在重新定位后如今又迎来了新的发展。而速溶咖啡的出现也同样没有阻挡住星巴克扩张的步伐。

  如何转型成为传统零售业生存或者死亡的关键。

  杜岩宏建议,传统零售业应该定位高端方能生存和发展。“传统零售业‘被体验店化’趋势已经开始,大型购物中心才有发展的空间:其一,传统零售业积极开拓网购平台,线上线下共同发展;其二,走“体验化”路线,并以体验化为特色吸引并抓住消费者。”

  相应的探索已经展开。据悉,已亏损了六七亿元、上半年综合毛利率已下降了两个百分点的国美,在选择关闭一些经营欠佳门店的同时,正在积极发展线上业务。而另一家电器零售巨头——苏宁开始在一线城市试验开超级旗舰店,试图使这些门面店有更多体验区、更适合闲逛,改变购物体验。

  虽然探索并非一帆风顺,但只有创新才有生机,而坐等只有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