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家电零售巨头为何在华遭遇滑铁卢?(2)

时间:2013-03-05 08:31  来源:网络资源

  网购对传统实体门店冲击加速

  以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在2012年频频发动价格大战,行为背后的逻辑是通过价格大战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从而提升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和利润率,与此同时在内部管理上更好地控制成本,做好服务与用户体验,以期早日实现扭亏为盈。

  2012年,电商对传统线下零售的销售分流和盈利冲击已日趋明显。随着电商销售占比提升和C2B模式的成熟,以国美、苏宁为代表的家电零售巨头必然面临巨大冲击,这也使得业绩出现大幅下滑的它们正在积极转型。

  家电零售巨头需要顺应市场竞争环境变化积极转型

  进入2012年以来,家电零售行业持续一年多的低迷态势正在改观,家电零售市场竞争未来将更加激烈。

  外资家电巨头在华需要本土化

  目前,中国仍是全球家电零售最具吸引力的市场之一。如果外资家电巨头想在中国市场分一杯羹,那么得吸取此前的经验教训:外资家电所谓的买断经营模式很难实现,和竞争对手相比,既无规模优势,又无价格优势,因此必然失败。

  外资家电进入中国得积极适应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的习惯,首先得在价格上获得消费者的认可。等到逐步建立品牌忠诚度之后再进一步提供高价、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或许能实现“弯道超车”。

  本土电商京东价格战模式不可持续

  近日,一家依附电商网络平台的供应商在微博平台上向电商企业京东商城宣战。原因是,该供应商称京东商城拖欠其长达13个月的销售款。刚刚宣布完成四轮融资的京东商城自称目前手持约150亿元人民币的现金流。即便如此,供应商还是质疑,若京东商城手持巨量现金,应该不会拖欠货款达13个月之久。

  从2004年迄今,京东商城一直处在亏损状态中,如果无法迅速扭亏为盈,那么价格大战模式将不可持续,那时可能会有更多的供应商公开“讨债”。

  苏宁国美关店积极转型线上业务

  面对租金上涨的压力、销售业绩下滑、竞争日趋加剧,苏宁、国美在2012年已经悄然加速关店的步伐,这与之前的扩张态势形成了明显反差。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将更多资源调往线上,迅速调整战略成为必然。

  短期看,转型将增加公司支出,影响利润,但长期看有望打开公司新的成长空间,如果不积极转型应对电商来势汹汹的冲击,那么家电零售巨头的日子将一年不如一年。

  中国家电零售是一个竞争相对充分的市场,本土家电巨头、外资家电巨头、电商等市场参与者竞争日趋激烈,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中国消费者,所以应乐观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