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零售日陷窘境 多零售巨头关店求生(2)

时间:2013-04-10 08:20  来源:网络资源

 

   零售 业这两年也在寻求转型。部分 零售 商转向了金融投资或商业地产,回报率更高,但却造成主业的空心化。如人人乐,去年 零售 主业亏损超9000万元,却在今年用7亿元人民币的募集资金去购买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雅戈尔2012年报显示,其地产收入比服装收入多了7亿元;苏宁电器在各城市有300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与万达不相上下,并准备兴建800多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综合体的本质是商业地产, 零售 商将自有业态装进去,实际赚取的是商业地产的利润。

 

  长年的畸形发展,造成中国的 零售 企业成熟度很低。首先是规模化不足,国内排名前100位的 零售 企业所占社会消费品 零售 总额的比重不到10%;其次是资金效率低,中国 零售 企业流动资金平均年周转速度为2.4次,而发达国家同类企业都在20次以上;第三点也是前两者的结果——企业利润率低,全国超市行业的整体利润率仅为1%。

 

  中国传统 零售 企业如此脆弱,电子商务企业的快速赶超就成为可能。这与美国的 零售 业态现状有所不同,美国是在连锁业态效率极高、IT系统和物流成熟的前提下遭遇电商的冲击,因此其传统 零售 企业虽有大批倒闭(如电路城等),但亦有大批成功转型电商平台。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排名前十的电商中,纯电商企业仅占一席,其他九家都有线下业务。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电商业务在整体 零售 比例中一直未见大突破的原因——美国传统 零售 企业可以快速地将之前的经验复制到电商业务中,而中国则不行。

 

  2月17日,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在公司春季部署会议上表示,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未来十年,所有的 零售 企业都将丧失利润和生存能力。

 

  新革命、新起点

 

  上一轮连锁革命无非是把大生产原理应用于流通业以获得规模效应,而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本轮革命,则从渠道、供需关系、技术三方面改变了传统 零售 业

 

  1月15日,索尼(中国)前副总裁李曦加入京东商城,担任负责公关的高级副总裁。当她第一次参加京东的高层会,听到这些年轻的高管们讨论如何在2013年让京东交易额再有100%的增长。李曦难免有些吃惊,因为她之前所在的拥有67年数码产品销售经验的日本公司,开会讨论的都是如何让本季度业绩增长超过10%。

 

  李曦所供职的京东商城是中国最大的B2C网络 零售 商,成立十年来的年复合增长率达200%,2012年京东交易额为600亿元。同以3C、家电产品的销售为主营收入的苏宁电器,2012年收入为983亿元,业绩同比增长仅为4.78%。京东商城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告诉《财经》记者,2013年京东总交易额将超过1000亿元。若按两者此前的增速,2014年京东商城的交易规模必将超越苏宁电器。

 

  京东商城代表的便是互联网势力。刘强东在创立京东商城时,只是想在2003年“非典”期间满足人们不愿上街购物的需求,遂将其在中关村的实体 零售 搬到了互联网上。与苏宁电器相比,两者在商业模式上实无太大区别,同样都有进销存的管理,同样在给供应商的付款上存在账期、持有返点,但两者最大的不同是,一个商店开在网上,足不出户实现购买;一个开在地面,需到门店当面交钱。同时,京东在库存周转及账期上均短于苏宁。

 

  某种意义上,刘强东享受的是技术红利,并跟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环境的成熟而积聚、爆发。这期间刘强东本人的坚持,亦是京东成功的关键。

 

  京东规模的不断膨胀,不仅给其他产品 零售 领域以借鉴,而且使得其所在的家电、3C领域成为线上对线下冲击最大的领域之一。2012年家电在线销售占家电总体 零售 的10%,专家预计到2015年将至少占到49.8%。

 

  刘强东称,100年的渠道变化,百货商店颠覆集贸市场,连锁店颠覆百货业,每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都围绕着两条线:供应链效率和成本。百货商场的毛利高达50%,沃尔玛只有15%,因为后者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只要有15%的毛利就能赚钱。“如果永远追求50%的毛利,商业就不会进步。”

 

  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商比传统 零售 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刘强东告诉《财经》记者,通过对信息系统的优化,比如优化分捡、配送路径等,五年间仓库的捡单率从一天一人25个包裹,增长为现在的72个包裹。若在上海地区的亚洲一号仓库建成,将大幅降低拆单率,并物流成本可再减少20%-30%。目前,传统 零售 商库存周转率是40天-50天,京东是20天-30天;传统 零售 商给供应商的账期大多在100天左右,京东是40天内。最关键的是,京东的SKU(商品品类)是对方的10倍。

 

  刘强东还透露,亚洲一号仓库筹建了四年,到现在还没产生1分钱收益,但该项目研发小组共有600多人,投入不可谓不大。而今年京东整个物流投入将超过50亿元。

 

  海信[微博]电器的一位经销商告诉《财经》记者,京东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几乎为国美电器的两倍。当供应商转向电商企业,意味着国美、苏宁的主要利润来源——供应商的促销费、返点等被削弱,这才是京东对其造成冲击的真正所在。

 

  但是,真正引领 零售 业变革的还不是刘强东,而是马云[微博]。

 

  苏宁副董事长孙为民[微博]向《财经》记者表示,刘强东对于传统 零售 是破坏性建设,而马云则属于建设性破坏。

 

  刘强东直接用电商模式打破了传统渠道格局,加入了一种新的渠道模式;而马云则用天猫[微博]平台吸引了8万个传统大卖家,教会他们利用电商模式,最终让他们自己革自己的命。

 

  作为电商经济的最大受益者,阿里巴巴在2012年实现了成交额1万亿元人民币,超过亚马逊[微博]加ebay的总和,是全国 零售 总额的1/18。其中,“双十一”当日,75%的交易额被5%的大卖家占据,这些大卖家几乎都是线下转入线上的传统商户,如杰克·琼斯、骆驼、全友家私等。

 

  3月27日,天猫总裁张勇[微博]公开表示,“双十一”之后,天猫的合作者们,越来越意识到电商不是销售手段,而是核心战略。从事建材 零售 的齐家网副总裁黄耀煌称,公司2012年线上销量占总销量的15%,而2011年仅为5%。网上开店和传统渠道相比,可节省60%的运输成本和30%的运输时间,渠道成本可以降低47%。

 

  “马云抽空了线下品牌,将其重心转移到了线上,这才真正动了线下渠道商的根本。”一位有17年从业经历的传统 零售 商称。

 

  张勇称,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阿里巴巴正在从B2C全面走向C2B。天猫去年推出了预售频道,最近正在试验以C2B的方式卖奶粉。

 

  C2B意味着,从 零售 商主导转向消费者主导,按需定制,按需生产,这将从根本上解决 零售 商的存货问题。过去定制的成本很高,但是通过网络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将相同个性化需求的人聚合,仍然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增长的需求,这也是阿里巴巴朝大数据公司方向发展的目的之一。

 

  中国社科院姜奇平告诉《财经》记者,连锁经营被认为是 零售 业的第一轮革命,但其形貌仍是有形店铺,无非是把大生产的原理应用于流通业以获得规模效应。京东用低价冲击了传统渠道,但其本质依然是传统工业经济时代衍生出的大规模、流水线、标准化导向。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第二轮革命,从渠道(包括价格)、供需关系、技术三方面改变了传统 零售 。

 

  以阿里巴巴为例,它颠覆了 零售 的两端:其一在消费者端,搭建了一个成熟而安全的网购环境,从信息到支付再到物流均让消费者感到了便捷,进而培养了消费者网购的习惯;其二在供应商端,利用数据挖掘,可精准地捕捉或挖掘消费者的需求,并可立即组织线上供应商资源以满足需求,进而改变传统的供需关系。目前,阿里巴巴模式被业界称为“服务平台型电商”。

 

  2013年开始,京东商城在自营B2C模式取得成功之后,开始扩展京东第三方开放平台,预计今年交易额即达到300亿元,最终在京东电子商务业务整体销售额的占比将达到50%以上;在技术上做更大投入,提升大数据的挖掘能力;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供应链数据,向供应商提供金融服务,目前已成立独立的金融集团。

 

  与阿里巴巴不同的是,京东是做“供应链公司”,从电子商务开始,业务将延展至物流平台、技术平台、金融业务。在整条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上,提供新的价值和服务。

 

  刘强东告诉《财经》记者,过去电商都是小打小闹,现在远没有到论输赢还是论对错的时候,竞争才刚刚开始,所有人都有机会,包括传统 零售 企业。“它们有一定的交易额、 零售 经验做基础,为什么不能成功?”

 

  三个突围方向

 

  电商变成了一种基础能力,成为降低成本和提升购物体验的核心。该能力使线上线下 零售 商有了共同的话语体系

 

  传统 零售 商正在自救,虽然发力艰难,但并非了无生机。

 

  “传统企业经历了对电商‘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学不会—挡不住’的过程,其转型多数是出于风险把控而非主动投入,这必将失败。”一位以化名“青鸟”知名业界的独立电商顾问说。

 

  战略摇摆不定的国美就是其中的一个例证。多年前,国美集团即拥有国美网上商城和库巴网[微博]两大电商平台,互相博弈,各自发展。去年两者合并,国美电器亦改名国美集团,看似欲大力发展电商,却在集团业绩巨亏时,将本就实力弱小的电商公司大幅裁员,从而为线下渠道保留更多资源。

 

  苏宁的决心和变革力皆有,但同样并不顺利。2010年苏宁易购[微博]成立,之后亏损两年,并在残酷的价格拼杀中,吞噬了线下门店贡献的利润。据苏宁易购执行副总裁李斌说,易购毛利率在7%,费用率则在8%左右,主要因为物流和营销成本偏高。而且,线上线下左右互搏,苏宁内部两派斗争激烈。易购2012年收入为183亿元,和京东的差距从2011年的150亿元扩大到400亿元以上。

 

  一位苏宁总裁办成员告诉《财经》记者,依靠低价冲规模来发展电商,短期内很难战胜有风险投资支持的京东,而且对于连锁加盟型 零售 企业,只会加剧线上和传统加盟商的渠道冲突,尤其是价格上的冲突。所以一定要寻找新的盈利模式。

 

  2013年2月,苏宁电器正式更名苏宁云商集团,其构想是:线下开辟超级店、旗舰店、生活广场等,为消费者提供展示、体验以及购物提货;线上卖电器、日用品、图书等商品以及金融、商旅等各类服务。同时大力发展开放平台,吸引传统商户进入,线上线下的会员数据、支付、售后、物流等全部打通。

 

  这种模式将与阿里巴巴和京东形成差异化竞争,其核心是将苏宁打造成一个O2O(Online To Offline)平台,线上线下同价,线上获取消费者并将他带到线下门店,而线下门店不仅可以提供服务和购物体验,还能成为物流配送点,即利用全国1705家门店的地理位置,完成对周边区域订单的配送。为苏宁线上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节省搭建时间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