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零售业机遇与挑战

时间:2011-08-04 13:27  来源:网络资源

  古代军事战略强调:“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现代企业战略强调:“做未来的企业,才能拥有企业的未来”。两者均表达了一个意思:只有把握未来趋势,顺应潮流,方能运筹帷幄,战略制胜。中国零售业的发展,何去何从?从长期趋势来看,在这个由内需消费开启的伟大时代里,我国零售业发展将呈现以下七大趋势:

  趋势一:迎来新机遇

  未来,我国经济的升级转型将造就一个伟大的内需消费时代,零售市场可能迎来黄金10年。

  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和出口曾经为中国经济带来高速增长,但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这种发展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抑通胀、调结构、促发展”是目前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意味着更多的商品需要国内市场来消费。

  相关研究显示,目前中国人均零售额仍处于1000美元的较低区间,与欧美发达国家5000至1万美元的人均水平差距较大,零售业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我国城镇化率只有46.6%。相对于日韩70%以上的城市化率,我国近阶段发展仍将保持高速、健康的势头。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在这期间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51%以上,这必然为我国的零售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

  趋势二:商业地产无缝对接

  零售商和地产商都已经意识到强强联手走向战略联盟的重要性。

  如果商业地产和商业发展“两层皮”,就会给商业地产的发展带来掣肘,造成招商不到位,投资回报受影响。

  “地产+商业”模式则有利于双方近期和长远的共同利益。这方面广百有一个较成功的模式:

  一是开发商是订单式商业地产。在前期引入广百百货、家乐福超市为主力店,避免物业建好后的空置期;

  二是出租和出售相结合。主力店部分物业出租,主力店以外的首层商业街及负层商业街均以出售模式为主,快速的资金回笼减少了资金投入的成本及压力;

  三是合理调节赋税。所产生的销售利润,可沉淀为主力店经营成本费用,由于利润持平,使其避免缴纳利润所得税,而保留两大主力店的产权则可以为业主带来长期稳定的租金收入;

  四是开发商主动支持商业。发展商对项目前期投入广告推广,使项目未开业便引起市场高度关注。

  零售商与地产商的战略联盟,只有保持利益平衡才能发展久远,所以应该坚持三个策略:一是相互理解,换位思考;二是建立渠道,及时沟通;三是互惠互利,长期共存。

  趋势三:多元化成为趋势

  行业细分和特色经营是未来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未来零售企业需要投入人力、物力、精力进行多业态的店面创新。比如店面可以细分为三种形态:一是在核心商圈的旗舰店或中心店;二是在城市的副商圈、亚商圈开辟的综合店;三是在城市大型商住社区里开辟的社区店。

  现在一些零售企业只是让消费者养成了就近购买的习惯,而不是通过特色经营来吸引消费者。这说明零售商缺乏专门研发服务的部门,没有框定自己的目标顾客,研究消费发现和消费需求,更多的是被动服务,而非主动服务。

  由于知名品牌属于稀缺资源,不少零售企业仍处于同质化竞争,只是依靠盲目的价格优势吸引顾客,这对于零售企业的发展后患无穷。零售企业不能贪图大而全,而是应该寻找自身的差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