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预警:“泡沫”来了(2)

时间:2011-09-03 08:39  来源:网络资源

  据了解,目前,中国主要电子商务都难以实现盈利。京东商城最早实现盈利也需要等到2012年。已经上市的当当网,今年第二季度净亏损440万美元,同比增加60%。

  不可否认,这种光烧钱不赚钱的做法正在拖垮电商的竞争力。电商们也开始思考变相削减成本,而裁员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今年3月份,凡客员工规模达到6000人。以裁员5%计算,这次裁员将裁掉300人左右。若按照每位员工月薪4000元计算,凡客每月至少节省下120万元。

  此外,记者了解到,今年初电商界频频爆出高薪挖角,年中开始,薪水溢价能力逐步趋紧。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想跳槽的电商人才基本都会选择在年中抓紧完成,因为到今年底,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对于想要融资的企业,他们都会尽量在今年中完成。到今年年底,恐怕就很难了。

  事实上,电子商务过去两年的疯狂,离不开资本的推波助澜。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2011年1-6月电子商务领域(包括B2C和B2B,不含网络团购)已披露的投融资共有44起,其中风险投资42起,总额逾18.3亿美元;2起IPO均发生在国内创业板,共募资8.37亿元。

  “去年年底,我们每天都在看项目,看了很多个电商项目。” 一位从事风投人士告诉记者。当时电商已经成为风投商的标配,谁没有投电子商务,谁就将错失下一颗瞩目的新星。他告诉记者:“现在我们觉得,电商的投资机会已经不多,开始更多偏向无线互联网。”

  此轮电商的疯狂圈钱始于凡客诚品2008年的融资。大部分电商公司的A轮融资主要集中在2009年下半年、2010年上半年,融资金额一般为2000万元以内;第二轮融资的规模则达到2000万至4000万元左右;第三轮融资基本上超过一亿元。目前,包括钻石小鸟、麦包包、乐淘、玛萨玛索和敦煌网等在内的40多家电商公司都获得金额不等的二轮、或者三轮投资。

  但随着美国资本市场的跌宕起伏,今年4月爆发了中国概念股诚信危机,再加上此后美国债务危机引发全球股市暴跌,赴美上市的窗口正在趋紧,电子商务的融资环境也在恶化。

  “公共市场的动荡对投资人的心态有一些影响,比如,做条款邀约的时候,会更加犹豫。对于估值,也会更加保守。”易凯资本CEO王冉认为,与六个月前相比,中国电子商务领域已经变得更加理性。

  据了解,过去两年,风投们在投资电子商务公司时主要针对其销售额、市场排名,团队运营能力和行业空间等因素进行考量。“融资过程中,各家情况会有差异,没有具体的计算比例。但是,根据现状来看,如果公司今年预计营业收入将超过1亿元,今年上半年投资时,就有望获得1.5亿元规模的投资;如果预计明年收入将突破5亿元,今年下半年或将融到5000-8000万不等规模的投资。”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

  “对于电商而言,年营业收入1亿、5亿或者10亿元,都是不同的门槛。” 该人士告诉记者,每突破一个瓶颈,后期需要撬动市场的资金杠杆相对减少。

  但是,与之前的疯狂相比,电商和投资者们都意识到,不是所有的领域都适合电子商务。一位不愿具名的B2C公司CEO告诉记者:“其实,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机会并没有像想象的那么大。”

  过去一年,除了3C、服装和鞋类等领域外,在不同细分市场都兴起电商公司,包括酒类、食品、装修建材等。“但是,有些领域,它的退换货成本过高、资金压货现象严重,并不适合都做B2C电商。”该人士说道。

  启明创投董事总经理童士豪表示:“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已经超过50家。当新的企业来上市时,美国投资者会比较一下手中的互联网企业股票,如果新的企业不能撼动或者不能代替,即使你做得再好,美国投资者也根本不会理会。”换言之,池中的水容量是有限的,当有更多容器来分抢时,争抢的难度也会增大。

  记者了解到,目前电商的融资难度已经大增。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对于想要融资的企业,他们都会尽量在今年中完成。到今年年底,恐怕就很难了。”而对于尚未取得第三轮融资的企业而言,他们的发展将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