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超市 零售业的新革命

时间:2011-09-16 08:08  来源:网络资源

北京公交车站的“无限1号店”

数以万计的货品从这里发送

1号店两位创始人,于刚(右)刘峻岭(左)

上海地铁站的“无限1号店”

  虚拟超市购物墙“无限1号店”,近日在上海地铁9条线路的70个车站和北京500个公交车站先后上线,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和业界的关注。9月中旬,根据市场反馈优化的“无限1号店”二期在上海重新推出,这一次的商品更加丰富,虚拟墙也变成了立体墙面。无论这种虚拟超市能否激发零售业的革命,它都开创了一种全新模式,继而逐渐影响到人们的购物习惯。

  虚拟超市:

  等车时间的购物新体验

  “无限1号店”的灵感源于电商企业1号店网站联合创始人、董事长于刚偶然看到的一个视频广告,这则名为“将商店带到人们身边”的韩国广告获得了2011年戛纳广告媒介类金奖。广告大意是说,Home Plus是韩国排行第二的超市,业绩一直无法超过排行第一的E-Mart(易买得)。为扩大市场,Home Plus开始致力于线上超市业务,同时大力开发手机用户,在地铁站、公交车车站建起了无数虚拟超市。

  于刚认为,将人们等公交车或地铁的时间变为购物时间是一项伟大的创意,虚拟超市就是让人们用等车的碎片时间来购物。白领上班族恰好也是虚拟超市锁定的用户群,他们有相同的特性:时间紧张、信息太多,难以去筛选、喜欢在线交流。虚拟超市节省了他们购物的时间,与网购相比也更直接、更自由。“坐地铁的时间、听音乐的时间都可以在线购物,这是现代生活的趋势,我们希望能够引导这个潮流。”

  早在今年1月,1号店便已推出“掌上1号店”移动终端服务,实现了手机与网页的同步购物功能。而正是这种基于手机特性打造的更便利、更简单的随时随地购物的体验,创造一种新的模式。在这个基础上,1号店的团队用三个星期时间研发了相关产品。虚拟超市的形式说白了就是一面广告墙,如果不注意,它和其他的户外广告没有什么区别。印刷在广告墙上的产品包括可乐、奶粉、啤酒、牛奶、方便面、尿不湿等共80种,每一种产品下方都印有相应的价格和二维码。

  虚拟超市最核心的技术,就是位于商品下面的这个二维码。据了解,在虚拟超市购物,需先按提示在手机上下载安装客户端软件,打开该软件的“扫描条形码与二维码”功能,手机呈拍照状态。此时在虚拟超市上选定某件商品,扫描该商品的二维码,商品就出现在手机上。接下来的程序与网购一样,点击“购买”,商品进入购物车,在“我的订单”页面中填写相关信息,商品便可在指定时间段内送达。

  1号店无线事业部总监于丽丽告诉记者:“实现这种购物模式的‘掌上1号店’有不少创新,比如说快速购物功能,它是一个智能系统,根据顾客过去的搜索、收藏、购买和商品关联信息做数据挖掘后建立顾客行为模型,为顾客做个性化的商品推荐,让顾客可以很快看到自己想要的商品而轻松快捷地下单,突破了手机屏幕小、搜索不方便的瓶颈,也帮助顾客建立了购物清单,方便顾客记忆和关联。还有一键分享功能,可以很容易将喜欢的商品和促销活动分享给朋友或通过微博分享。这些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有些做法也在申请专利。”

  韩国Home Plus虚拟超市主要售卖生鲜肉和蔬菜,其主打概念是“上班路上买好菜,下班回家即可做饭”。而“无限1号店”的市场人员在对国内市场进行分析后,最终首选推出了夏季饮料、防暑药物、洗护用品等商品。

  但实际上,虚拟超市1号店上线后并未引爆消费者的购买热潮。一方面,虚拟超市以广告墙形式出现,这本身就会被人们误认为是广告而并非一种全新的购物方式;另外,即使被关注,很多用户仍不知如何用这张画满商品的海报购物——尽管广告墙一角有文字说明,但究竟有多少人有耐心去学习和体验就不得而知了。

  在北京某图书公司工作的张小姐告诉记者,她一直很关注1号店这种模式,还把在朝阳公园公交车站拍摄的1号店的照片放到自己的“街旁网”上,也体验过这种购物方式,但是她认为:“从我们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购物形态越多越方便,只是不知道这种形式会不会成为消费的主流,一切还得让市场说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