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0-13 13:43 来源:网络资源
继太平洋百货宣布将关闭北京盈科店之后,百货行业的运营模式都成为众家讨论的焦点。
现在的百货商场不单单要面对同行业内的竞争,还要面对其他领域正在逐步进入百货行业,加之一直困扰的成本与利润的问题,各家商场都开始寻求改变。
传统的百货行业在一天一变的经营环境中该取路何方?是固守自身经营之道还是将百货行业拓展到新的领域?
房租“威胁”商场运营
据了解,百货行业的物业租金签署周期一般在10-15年之间。时间回溯到10多年前,当时正是中国百货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市场经济远远不如现在完善。为了能够尽快得到收益,很多商业地产项目都是以低价出租出去的。
但是,最近几年正值首批百货行业与物业换约之际,在众多商业企业面临租约重签的时候,就会遇到商业地产租金暴增的局面,成本大幅上升。有专家预计,未来几年也许会出现更多因为付不起房租而关门的商场。
太平洋百货盈科店正是遇到了“10年之约”的问题。资料显示,10年前,为了能够招揽大牌商家入驻,盈科中心不惜以低租金作为代价。不过,其颇为看重的这家台资百货巨头的经营状况却与预期截然相反。以至于10年租约到期之时,盈科中心提出上涨租金遭到了太平洋百货的反对。
其实关店风波在太平洋百货上演过多次,此前其在成都最繁华的春熙路店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与这一次闭店决定不同的是,太平洋百货给予业主方高额租金而保留了春熙路店。
无独有偶,有消息称百盛也有可能在明年关闭位于上海遵义路的门店。百盛虹桥上海城店明年或关店的主要原因也是与业主租约到期,难以接受高租金所致。
是守业还是创业
向电子商务转型,传统百货企业所面对的窘境可以用“内忧外患”来形容。早已起步的卓越亚马逊、当当网乃至淘宝,都已经开始侵入网上百货。这些电子商务网站,无论在人气,还是在技术上,都具备先发优势。
记者了解到,目前很多年轻人都习惯于在类似于淘宝和凡客这样的网站上购买衣服,更有趣的是,这些年轻人往往会先到商场里走走逛逛,看到喜欢的衣服、鞋子会试穿一下,找到合适的尺寸之后再上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