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0-13 13:43 来源:网络资源
“商场很少打折,即使打折还是很贵。网上的衣服、鞋子往往都有5折左右的折扣,同样的东西当然花钱越少越好了。”经常在商场试穿然后上网购物的杨小姐说出了很多消费者的想法。
确实,传统商场面临着来自互联网消费的威胁。百货行业自身也在不断寻求改变,很多传统商场开通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
早在2008年,时任崇光百货信息部副部长的王进乐就发现了在创业与守业之间的矛盾。她发现,目前的网络客户群主要是由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十几岁到三十几岁的年轻人所构成。这些人很乐于接受网上营销。然而,这个年龄段的顾客在高档时尚百货店消费的商品相对较少,他们可能并不会关注百货商场的电子商务平台。
敢问路在何方
面对着越来越多的问题与困难,百货行业到底该如何发展才能守住自己的阵地。
在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总裁刘冰看来,消费者目前对商场的需求已经不局限于购物,而是将其作为除家、工作单位之外的“第三生活空间”。在这种情况下,让消费者实现一站式消费的购物中心,将在未来迎来良机。
现在,经常被拿来与太平洋百货做对比的就是中粮旗下的大悦城,这种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式购物中心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更是赢得了很多固定的消费人群。在这样综合式的购物中心面前,单打独斗的单体百货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虽然综合式的购物中心目前看来是百货业的发展趋势,可是对于已经拥有自己管理体系和运营经验的传统商场来说,转变方向又谈何容易。
对此,专家给出的建议是坚持自己的特点。并不是所有的传统商场都面临关门的威胁,以王府井百货为代表的老北京商场凭借独特的定位以及多年的经营理念成为北京百货业的一杆旗帜。
而比较年轻的一些商场则可以考虑走综合性的路线,这样可以弥补单纯百货商场盈利模式的不足,将短板补齐。电子商务平台也同样是百货商场可以考虑的发展模式之一,在守住实体百货的同时,利用自身的品牌优势、售后信誉保障为网络销售打开门路。
无论如何发展,百货行业似乎都面临着不得不变的境遇,但走向何方完全要看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可以说将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