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零售巨头中国齐换届 五年一拐点规则渐变

时间:2011-10-21 08:08  来源:网络资源

  沃尔玛中国区总裁陈耀昌的辞职,终于让人们看到一个趋势,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在中国运营多年的跨国零售巨头们开始在2011年集体“换帅”。

  最先引领这一趋势的是全球排名第三的英国零售巨头T ESCO。今年3月,该集团韩国区的首席运营官施敦庭取代原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陶迩康正式成为中国区的新任CEO。时隔5个月之后,全球排名第二位的法国家乐福也宣布,任命家乐福国际发展市场执行董事ThierryGarnier担任中国区新总裁,明年4月正式上任,而在华任职6年的家乐福原中国区总裁罗国伟则于明年4月调回总部。

  紧跟着9月30日,麦德龙发布公告称,何哲伟先生接替蔡天乐出任麦德龙中国区总裁兼首席运营官。10月17日,全球第一大零售商沃尔玛披露,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耀昌辞职。近日,继续有多位零售业人士在微薄上爆料称,LV中国区总裁即将易人,施安德将去新的公司任职。一年之间,在全球零售业版图中举足轻重的几家外企纷纷调整“一把手”。

  更换掌门人适应新环境

  自外资零售企业1996年初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有15年,以2005年中国零售业市场全部开放为分水岭,上述各家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已经调整过2-3任“掌门人”。而在最新这批被更换的中国区负责人中,除麦德龙原中国区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蔡天乐2008年上任,任职时间不足4年外,其余沃尔玛、家乐福、TESCO等中国区负责人的任期基本在5年左右。

  “中国政府五年换届,这些外资零售巨头的人事变动也相当于五年一次的‘换届’。”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认为,中国零售市场5年时间的经济环境已经很大,这些负责人从当初刚进市场到开始发挥能力、实现设想到如今,思维与行事方式已逐渐固化,不再合适未来新的大环境,换入新鲜血液后可能带来新的思维和发展方式。

  的确,从中国向外资开放零售市场以来,各级政府为引进各位重量级企业,多以“软弱、迎合、超国民待遇”姿态一路“绿灯”,受此影响,外资零售企业得以疯狂的速度在中国市场攻城拔寨,迅速占取有竞争力的市场份额,目前甚至形成在部分市场的外资大卖场垄断局势。“其实这种初期的发展模式源于中国市场的不成熟,同时造成消费者、零售商、供应商之间关系矛盾突出。”王先庆表示,这是一种原始的粗放式扩张,目的主要是在短期内扩发规模。

  首先要注意到这是部分地区,部分企业出现的问题,包括造假门,价格门,质量门等都是部分地区出现的,是局部问题而不是整体问题。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的进程加快,疏于管理,造成了部分企业鞭长莫及,各自为政,影响了整体的形象.外资企业对中国区高层调整,有利于重整企业在中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