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自我复制 重构商业模式(2)

时间:2011-11-11 08:19  来源:网络资源

苏宁的本质是什么?

张近东最新思维是,苏宁虽身处零售业,但本质是一个物流公司,与DHL、UPS这些物流巨头本质上没任何区别。不同的是,苏宁做的是将物流网络、信息系统布局在中国,投递的货物是家用电器。“沃尔玛给苏宁的最大启示,不是全球的布点、2000亿美元的营业额,而是它用于全球连锁管理的信息和物流配送系统。”张近东说。

“比物流能力,对手恐怕会很失望。”凌国胜的话不是危言耸听。大多数B2C企业并非出自物流业,然而物流却又是这些企业运营的命脉,苏宁靠零售起家,在前期扩张中,已经不断培植起自己庞大的物流基地,在原有 100个物流中心、3000多个售后服务网点基础上,去年又新增60座区域性物流基地。在物流软实力的较量上,苏宁在前6年的管理与物流双项信息投资上,前后就已高达3亿。按凌国胜的话说,苏宁强大的物流硬实力和信息化在5年内难有对手。“苏宁提前进入了第三代物流。”他说。

“代别”不是简单的数字区别,显现的是企业管理能力、信息化、核心竞争力等综合素质。与第一代相比,第二代物流不再是全人工配送,而是通过半自动化、半人工的方式,将各类商品从区域大库分拨运送到区域内的二级城市;第三代则完全执行了智能全自动,苏宁与世界先进的物流技术与设备供应商——德马泰克合作,引进先进的准时化精细管理配送系统,实现更高级的3C小件配送能力,从而节省了过去因从大区到分区配送所产生的时间成本,以及长途运输、收发货、清点入库等繁复的管理成本,在一个区域内完成自我配送。

创建第三代物流模式考验的是苏宁的整合创新能力,苏宁必须融合所有的第三方智慧资源。除了引进德马泰克硬件设施之外,苏宁还与IBM共同开发了独具特色的WMS(仓库管理软件)和TMS(运输管理软件)系统。通过WMS系统,苏宁实现订单管理、库存管理、收货管理、拣选管理、盘点管理、移库管理,实现了管理条码化和仓库作业的实时监控;通过TMS系统,提高配送服务响应时间,提高车辆资源利用率,将电子地图、GPS全面用于零售等配套的服务行业,实现准时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