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零售企业集体遇“寒流” 本土零售重启区域扩张

时间:2011-11-11 08:17  来源:网络资源

  对零售企业来说,2011年中国市场可能是最坏的时代,但也可能是最好的时代。

  一方面,今年以来,外资零售巨头在中国市场频频爆出负面新闻,从家乐福价签戏法、沃尔玛假绿色猪肉、GUCCI血汗工厂,外资巨头频爆信任危机,到太平洋百货“败走麦城”、美泰关闭芭比娃娃旗舰店、韩国零售巨头易买得因巨亏到了“卖身”的地步……外资零售企业集体遭遇“寒流”。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本土零售企业业绩则稳步提升,异地扩张步伐明显加快,业态组合呈现多元化,并在细分市场上开始找到自己的位置。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业界专家均指出,在“十二五”扩大消费的政策背景下,本土零售商业企业在摆脱被外资巨头横扫的被动局面后,将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

  跨国零售巨头

  或关店或收缩战线

  随着业态不断细化、购物渠道日趋多元化、商业物业租金高企、一线市场空间变小、中国民营企业也在不断地成长与壮大,今年中国消费市场的一系列变化,令外资零售企业面临着自进入中国以来最严峻的考验。韩国超市大腕、法国零售巨头都在中国遭遇水土不服,节节败退。

  就在美国全球销售额最高的零售商百思买宣布关闭所有在中国的品牌店,全球最大的玩具销售商之一的美泰公司关闭了上海芭比娃娃旗舰店后,这股“关店潮”就像病毒一样开始传播。

  曾放出豪言将在北京占据1/4市场份额的太平洋百货,在苦撑10年后,却在今年十一前夕悄然关闭两家门店。而最近韩国超市大腕易买得因巨亏到了“卖身”的地步,其在北京所有门店100%股权被福建永辉超市以400万元的超低价收购,其在宁波、常州、泰州和杭州开设的6家卖场,则落入商超巨头新华都囊中。

  此外,今年以来家乐福关闭长春春城店及绍兴镜湖店,而此前1年,家乐福在中国已关闭了4家门店。而记者了解,《财富》发布的2010年世界500强企业排名显示,百思买、家乐福、家得宝分别位列第142位、第22位和第97位。而在细分领域中,三家企业位居行业第一位、第二位和第一位。

  对于外资关店和减缓新开门店拓张的原因,逸马国际顾问公司总裁马瑞光指出,一线城市因地价上涨原因,已让零售业准入门槛越来越高,而商业物业租赁期一般是15年,1995年开始进军中国的外资零售巨头,如今许多物业租期已到,续签面临着租金大幅上涨的压力,因此,一些营利一般的门店关张是理所当然。

  游戏规则调整

  国内组建零售“国家队”

  对于中国零售业而言,最近两年一个微妙的变化是,“狼来了”的呼声逐已经没有了。

  “事实上,像华润万家这样的本土企业,在大卖场经营水平上并不比外资零售商差多少。”广东省流通业商业执行会长黄文杰表示,在中国全面开放批发和零售业务初期,国内零售企业在各业态上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再加上对外资巨头不了解,往往对外资零售品牌抱着“崇拜”甚至当成“教科书”的心理。然而,通过这几年与国外零售企业的同台竞技互相学习,国内零售企业已迎头赶上;再加上,最近,家乐福、沃尔玛等外资巨头深陷出售假冒伪劣食品、价格标签低标高收等诚信危机,其头上光鲜的光环也逐渐黯淡。

  马瑞光则表示,现在是国内本土零售企业崛起的最佳时期,一方面,各级政府对外资企业的态度正从以前的迎合、超国民待遇的一路“绿灯”,到如今在正当合理的规则下裁判执法。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布《关于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根据《通知》,新增的外资并购安全审查采取书面征求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意见的方式,如有部门认为并购交易对国家安全造成影响,将启动特别审查程序。

  “这意味着国家对外资扩张‘游戏规则’的更实质性调整。类似于沃尔玛收购好又多、TESCO收购乐购、家乐福收购九龙仓等事情,今后不会再与本土企业无关。”马瑞光指出,与此同时,扶持能与外资企业抗衡的本土“超级零售航母”再次被提上日程。“十二五”规划中,商务部打算组建自己的零售“国家队”,并挑选出20家上榜的企业,提出对这些企业予以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