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药店卖大米 多元化艰难探路(2)

时间:2011-11-14 08:08  来源:网络资源

  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10年零售药店市场为1739亿元,同比增长17%,但2011年上半年,零售药店市场的增幅仅有13%,预计今年国内零售药店销售额约2000亿元,而今年整个国内药品市场将达到9078亿元。这意味着零售药店占整个药品市场的份额仍然在三成以下。

  多方探路

  “现在药店卖药的毛利率能保持在35%就很不错了,化妆品、保健食品等非药品业务的毛利率能去到60%甚至更高。”上述广州某药店连锁企业高管老黄说。

  海王星辰、重庆桐君阁、国大药房、老百姓、大参林等不少药店连锁百强企业都纷纷在开拓药品以外的业务。

  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统计,在2010年中国药店连锁企业中,处方药、非处方药和非药品类各占三分之一左右。其中销售收入前100位的连锁企业,处方药占比为32%,非处方药占比为38%,非药品类(含保健品)销售占比为30%。

  北京海淀区资深业内人士康震药师亦认为,目前在新医改下药品的毛利将越来越低,药店转型是势在必行,但是药店在品类扩大和选择方面,需借助零售技术和药学专业的结合,才能走出困境。

  康震药师告诉本报,药店要依据品类分析和消费行为分析,选择多元化的品类,进行策略制定,最后决定品类扮演什么角色。

  在老黄看来,药店的优势仍是专业的健康服务,多元化也不能盲目,做社区健康服务店就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基于此定位,药店在多元化品类上的选择必须紧扣“大健康”。“比如药妆、家用医疗器械、母婴产品等,都是不错的品类选择。”

  不过,消费者在药店的多元化消费习惯尚未培育形成。有一些大型药店连锁企业没有走上多元化之路,而是在现有药品业务上摸索新出路。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浩亮告诉本报,目前不少品牌药企都在考虑开拓零售药店市场,这些品牌药企对零售药店的诉求是联手做深品牌药销售,而这正是零售药店新的发展空间。

  而在新医改环境下零售药店如何对接公立医院,为医院的药事平台提供价值服务,亦是零售药店将来生存和发展的道路之一。据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万玲玲透露,华东医药大药房的策略是参与医院的药事管理,目前正在与社区医院联手开发院内药店,情况还不错。“公司和社区医院合作了半年,这半年的效益养活了我们六个药店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