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1-17 08:11 来源:网络资源
在公共空间搞活动,充分利用商场内外的广告位置,停车场收费……近年来,由于物业、人力、能耗等经营成本飞涨,北京各大商场纷纷想办法开源来应对。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称,近年来,商场在商品销售方面的利润率在降低,但它们的附加值在增加。
近年来,北京各大商场均感觉到经营压力越来越大,因为经营成本越来越高。据业内人士介绍,第一是物业,即租金,越来越高,太平洋百货退出北京市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无法承受物业费用的飞涨;二是人力,员工工资也在不断上涨,尤其是百货店,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一家三五万平米的百货店,大约需2000名员工,这方面的压力很大;第三是水电等能耗。
应对经营成本上涨,不外乎开源和节流两种办法,记者走访后获悉,绝大部分商家都认为,节流仅是避免浪费,最好的办法还是开源。而在开源方面,商场也是各有各的办法。金源新燕莎MALL总经理傅跃红介绍,她们会在公共空间做很多有社会热点的活动,如房展,可以收房地产公司的租金,或者搞车展、文化展,也有一定的收入。另外,将充分利用购物中心硬件上的内外广告,外边有,里面也有,中空有,柱子上也有,也有收入。
大钟寺中坤广场、北京APM也将商场内外的广告位置以及公共空间的活动作为开源的重要办法;不少商场还将停车场的收入作为一个重要来源。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一位负责人表示,由于经营成本上升,与品牌的议价能力降低,以及打价格战等因素,导致商场在商品销售方面的利润率确实在降低;不过,由于商场的地理位置都很好,它们在广告投放等方面的附加值又在不断增加。所以,总体上说,目前各大商场对经营成本上涨的消化能力依然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