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商场品牌同质化严重 买手制、自有品牌能否突破

时间:2011-11-17 08:11  来源:网络资源

  “人家问我在什么地方呢,我脑子当时就卡壳了,连着逛了几家商场,几乎一模一样。”上周日,在西单附近几家大商场逛街的宁小姐接了朋友一个电话,她脑子一晕,突然想不起来自己在哪家商场了。

  如今,随着百货店的迅猛发展,商场同质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雷同的货品和店铺格局,常常让消费者感到困惑,为何商场长得都差不多。那么,商场同质化有没有解决之道?它应以什么样的面貌来面对消费者?

  现场1

  几大商场品牌太雷同

  “现在的商场长得太一样了。”常逛商场的宁小姐告诉记者,就拿ONLY、VEROMODA和Jack Jones这几个牌子来说吧,西单每家商场都有,而且装修风格完全相同、背景音乐相同、促销方式相同,就连服装挂板的位置都差不多,看多了要是不晕才怪呢。

  记者上周日在SOGO、中友、君太等几家大型商场进行了一番探访,发现除了商场面积不一样外,商场内销售的品牌雷同度几乎达到70%以上,甚至商场本身布置都极为相似。仅以商场一层的女鞋品牌为例,这三家商场都进驻的品牌就达二三十个,货品样式也完全一样。在服装方面,流行的牌子几乎每家商场内都有,有差异的品牌又没有鲜明的个性,看了也让人印象模糊。在化妆品专柜,几个大牌明星脸在每家商场都贴着,品牌相似程度能达到95%以上。

  “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记者随机在西单问了几位市民会不会特意到哪家商场买东西,多数人表示到哪家都行。

  现场2

  新开商场门前冷落

  由于商场日益同质化,一些新开的商场有点“门前冷落车马稀”,“逛商场就想着老去的那几家,新开的根本顾不上,因为感觉都差不多。”

  “这商场别的楼层还真没怎么逛过。”上周日,顾客赵小姐在位于南三环的首地大峡谷(项目招商信息)地下车库停好了车,走到电梯门口熟练地按下5层,直接来到保利国际影院,买了两张《失恋33天》的电影票。然后,她又乘电梯下到了地下一层的家乐福超市,准备在等着看电影的时候给家里置办点生活用品。“这个商场我就电影院和超市去得多。”赵小姐告诉记者,她的工作单位在西单附近,经常购物时就在西单商圈解决了,家门口的这家由于没什么特色,反而不来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