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1-17 08:11 来源:网络资源
记者看到,这家开业才一年的商场,地下为超市,地上1至3层为化妆品和品牌服饰,4层为餐饮,5层为电影院,6层为家庭乐园。但从客流分布看,5层的电影院人气最旺,挤满了前来观影的顾客,4层的餐饮区到饭点也会吸引附近的家庭前来就餐。但对比鲜明的是,1至3层的商铺内客人稀少,每家店内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名顾客。
破解1
买手制能否实行?
商场同质化的问题能不能得到破解?在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副秘书长范艳茹看来,商场同质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品牌资源不够多,“为什么品牌资源不够多,就是缺乏高级买手,作为高级买手,就是要去发现新品牌,现在各个百货店的采购经理实质上就是买手,但是他们做得还远远不够。”
范艳茹说,面对几十万种商品,哪些好卖?哪些会滞销?就很难判断,买手制的风险就要大得多,“采购经理不敢承担新品牌的风险,万一采购回来的新品牌得不到认可,就砸了。”另外,实施买手制就要培训他们,还要有大量的资金,有可能还会产生库存,这些都不是商场愿意面对的。基于这样的原因,如今的商场大部分都采取“联营扣点”模式经营,这样百货店就没有什么风险。实质上,“联营扣点”是一种食利型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零售业最根本的差异化,也就是商品的差异化丧失了,“这就造成了商场日益同质化。”
破解2
开发自有品牌?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国雄提出,开发自有品牌也是零售商追求差异化的一个手段。据美国自有品牌制造协会的资料显示,目前自有品牌商品占超市销售额的比重,在美国为40%、在英国为32%、在法国为24%、在加拿大为23%。美国著名的西尔斯零售公司90%的商品为自有品牌。相比之下,自有品牌在国内整体销售中的比重不足1%。
根据统计,在美国、欧洲等地区,采取自营的百货,其综合毛利率能达到40%以上,而在国内,北京等一线城市百货公司的毛利率已下降到20%左右。记者联系了一些商场,得到的信息是开发自有品牌的商场并不多,永旺国际商城是开发自有品牌较多的一家。根据资料,永旺国际商城有自己的衣食住品牌“TOPVALU”,下面还有7个下属品牌,共有5000多种商品。这些自有品牌赢得不少顾客的认可。(来自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