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1-18 08:35 来源:网络资源
转变方式二:跨界商业地产
适用类型:资金充裕的大型百货店
对于体量在8万平方米以上的百货店而言,跨界商业地产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目前,购物中心投资者在商业地产领域赚得盆满钵满,无论经营状况如何,只要“开业”就会有不菲的资产增值。
商业咨询师刘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购物中心每平方米的拿地成本约为1000-2000元,建筑、装修、招商等成本为每平方米3000元,总价约为每平方米5000元。而一旦购物中心开业,每平方米估价一般都会在1.5万元左右。资金运转周期不超过五年,而现金流却能增加两倍。而另一方面,苦心经营数年的百货店,即使是行业佼佼者,每年的销售额增幅一般也不会超过20%。因此越来越多的百货店开始尝试自持物业。
然而,百货店自建物业与地产商转型做经营一样,都面临转型带来的不适应。郭增利认为,百货店自持物业,也就是跨领域去做地产,可能会影响其在零售经营领域的专心程度。“跨界商业地产这个现象的确存在,但它只适合少数资本充裕、具备扩张实力的百货店,而不应该成为主流。”
在北京,目前坚持自持物业的百货店,如崇文门新世界百货、庄胜崇光百货都是体量庞大的百货业巨头。赛特集团日前也买下赛特奥莱所在的土地使用权。庄胜崇光百货总经理郑玮庆表示,定位于做“大百货”的庄胜崇光百货会坚持自持物业,但重心仍会放在零售经营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