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1-19 08:17 来源:网络资源
撤出亏损区域加快扩张步伐
外资零售巨头换帅各怀心腹
作者:本报记者王静宇
Tesco、家乐福、麦德龙、沃尔玛……外资零售企业在华频繁换“帅”给初冬里的中国零售市场带来了些许的躁动不安。一时间,各种猜测云起,外资零售商的投资方向、战略、金额等成为了业内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从加盟到收购再到垄断,有着充足资本和十分成熟管理理念的外资零售商,倚仗通畅无阻的物流及其全球采购的议价优势和规模化经营,都令内资零售企业难以望其项背。此番四跨国零售巨头集体换帅,是正常人事调动还是要改弦易辙?这背后释放出了哪些信号?
零售业进入大洗牌时代
在业内人士的眼中,外资零售巨头集体更换中国区将帅的背后并非简单的巧合。
四大外资零售巨头的原中国区掌门人,包括陶迩康、罗国伟、蔡天乐、陈耀昌,在他们任期内均是带领企业在中国市场实现了快速扩张。然而,对于这样的“开国功臣”,为何纷纷被撤换呢?
“中国零售业发展进入多元时代,也到了一个特殊阶段,零售业的规则、格局和生态都需要重新来审视和建立。”11月11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
规则变了、生态变了、格局变了,外资零售商在中国的战略自然也会变。
“中国区主帅的调整,可能只是整个战略调整的一部分。如果不出意外,接下来肯定还会涉及它们在中国的品牌战略和扩张战略以及投资战略等方面的全面调整。”郭戈平说。
11月16日,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零售市场的经济环境已经很大,外资零售企业负责人从当初进入市场,到开始发挥能力、实现设想到如今,思维与行事方式已逐渐固化,不再适合未来新的大环境,换入新鲜血液后可能带来新的思维和发展方式。
国内零售市场目前竞争呈现白热化,已呈现饱和竞争局面。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消费需求升级,外资零售企业当前的发展模式局限愈发显现。
“去年已经有排名前列的外资零售商开始关闭中国门店,多家外资零售商最近宣布更换其中国CEO,显示出总部对中国区业绩并不满意,今后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欧尚中国发展总经理李文德认为,外资零售商在中国的发展拐点已经出现,并估计2015年会是中国大卖场的“洗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