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1-19 08:17 来源:网络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国内共拥有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卖场2800家,按照每年20%以上的增速,预计2015年中国将拥有5600家大卖场,此时国内大卖场将出现饱和,真正进入白热化竞争,一些门店肯定要出售。
李文德预计,最终将只有3家左右的外资零售商留在中国市场。
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所长顾国建表示,家乐福、沃尔玛等零售商集体换帅,确实可看做外资大型零售商在中国的发展出现拐点的一个信号。
顾国建说,“从目前来看,沃尔玛和家乐福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被台资零售商大润发甩在身后。”
“零售行业本身具备很强的属地化概念,随着永辉超市、大润发等大陆和台湾企业在国内零售领域逐渐做强,外资零售巨头在本土化上的差距逐渐明显,比如沃尔玛的经营模式很难深入国内的三四级市场,在中国的区域化市场发展空间受限。”顾国建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扩张步伐或许加速
近年欧美市场持续低迷,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市场已成为跨国零售商业绩增长的主要引擎。撤出亏损区域的同时,跨国零售商都不约而同地加快了在中国的开店速度。
相对于增长缓慢的全球零售市场,中国的零售市场依然呈现出勃勃生机。
有分析人士指出,除了国内市场前景被看好外,国外市场受金融危机冲击严重也是外资零售企业越来越倚重中国市场的原因之一,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这些跨国零售巨头发展的引擎。
不久前,家乐福有关人士表示,将退出其销售业绩排名第3位以后的国家,准备加大在中国的扩张步伐;沃尔玛也表态,将缩减在部分亚洲国家的业务,转而将精力转向中国市场,并称中国市场是沃尔玛全球战略位置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和进入中国市场之初的大规模开店策略不同,目前外资零售巨头在华发展策略开始不断调整,随着可开设大卖场的资源越来越少,外资超市加速在中国跑马圈地,且扩张半径正在逐渐扩大,向乡镇深入。
除了注资国内企业外,外资巨头还开始抢滩二三线城市以及各地社区便利店市场。
在刚刚过去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家乐福在成都、南昌、昆明等地低调开出7家门店。截止到目前,家乐福在华门店总数已达195家。
而沃尔玛门店速度的增长更为惊人,从2006年年底到2011年10月,沃尔玛在中国的门店数量从70多家激增到353家,除了不断开店外,沃尔玛还并购了中国的大型连锁超市“好又多”。
来自中国外商投资协会的调查数据表明,大约69%的受访外资企业在2010年已调整了未来三年预算投资额,其中95%的企业表示预算投资额会增加,而表示预算投资额有所缩减的企业所占比例不到30%,其减幅几乎均少于1000万美元。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的“要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注重完善投资软环境”确实让外资们再一次擦亮了往中国进军的眼球。
“但同时,一些外资企业还注意到中国强调‘转变发展方式’和重视民生给他们所带来的挑战。”上述人士指出。
尽管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但是关于外资零售巨头的诟病也相伴而来,价格欺诈、解决问题缺乏诚意、态度傲慢、压榨供货商等“四宗罪”频频将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零售商推向尴尬。
如何保持业绩可持续增长,同时又兼顾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了摆在外资零售巨头面前的严峻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