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1-21 08:37 来源:网络资源
一向并购动作不断的海航集团最近麻烦不断。
11月初,上海家化集团股权竞购,海航集团功败垂成。上周,海航集团旗下的大新华物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大新华物流)拖欠租船费用的纠纷还没解决,又传出其竞购通用海洋货柜公司可能失败的消息。
11月17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希腊家族企业Vafias Group、在挪威奥斯陆上市的Golden Ocean以及总部位于挪威卑尔根的Spar Shipping对外表示,在大新华物流停止支付租赁用于运输干散货大宗商品的货轮费用后,它们有的正采取法律行动,有的则收回了出租的船只。
总部位于雅典的船舶管理公司Minerva Marine也证实,在获得一艘货轮的租金方面出现了问题。全球范围内的其他许多船东也没有收到大新华物流的付款。
《金融时报》称,这个中国第二大船运公司拖欠数百万美元租船费用。
大新华物流相关人士昨日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事情的具体原因还在调查中。航运市场自2009年开始持续低迷,持续时间远超出市场预期,航运企业普遍处境艰难,全球各航线的主要海运公司均在压力下采取各种经营调整举措。
新华海外财经18日报道称,大新华物流事件前,中国远洋也曾暂停支付部分租金。但Spar和Vafias面临的情况并不相同:两家公司都是2010年和大新华物流签约的,当时业内价格远低于2008年5月航运业鼎盛时的水平。
事实上,不仅是租船费用纠纷,大新华物流今年4月开通的中国至美西航线,也于今年11月初宣告暂停。
大新华物流相关人士表示,一段时期以来,美西航线市场运力严重失衡,加之燃油价格高企,运价持续低迷,导致该航线运营压力大增,经营效益不甚理想。
据财新网报道,大新华物流因两年内快速迅猛扩张,被媒体冠以“小中海”的称号,而大新华物流亦表示,在2015年前通过购置、租赁方式使控制船队规模达到200艘,打造中国排名前三的干散货船队。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黎雪荣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称,大新华物流的租船费用纠纷或因资金链面临问题。造船、航运、融资租赁,这些上下游行业的风险传递很快,若其中一环出现问题,资金链可能会很快反应。
而据财新网报道,曾有航运专家预测,大新华物流旗下散杂货船队每天亏损额高达50万美元,每个月亏损超过1000万美元,这或导致大新华在未来几个月中爆出更多的欠租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