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百家”体育门店计划泡汤(3)

时间:2012-01-11 08:08  来源:网络资源

  核心优势不明显

  一位国美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体育市场的前景依然被看好,也许是经营模式出了问题。国美体育的做法接近法国的运动用品连锁超市迪卡侬,但迪卡侬主要销售的都是自有品牌,而国美体育则是和体育品牌商、经销商打交道。

  市场观察人士马岗则把国美体育进军体育用品零售业比作“逆风起航”,其选址借鉴欧洲零售业,城郊交通便利,以面积较大的卖场经营和丰富的SKU(品项)与普通的体育卖场区别开来。但问题在于,国美属于体育行业后来者,切入时机有点晚了,全国性的渠道商如宝胜的胜道运动城,百丽的滔博运动城等已经成型,再加上选址偏僻导致客流量少,而且没有形成有特色的核心优势。

  “隔行如隔山。”马岗表示,从渠道上看,与家电业以电器城为主、专卖店为辅的销售模式相反,国内体育用品销售以品牌厂商和加盟商自建的专卖店为主,约占市场份额的60%~70%,而商场、大卖场的销售仅占30%~40%。经过多年的市场培养,消费者更倾向于在品牌专卖店选择体育用品。加之国美体育的影响力远不如其在家电业那么显赫,如何改变旧模式的桎梏,如何拿到更低的进货价,赢得厂商的信任和支持都遇到不小的挑战。

  这种说法得到了一位国际户外品牌企业市场经理的认同。他向记者表示,该公司一直没有与国美体育合作,一个重要的考虑是,国美在3C渠道上比较强势,但是体育用品行业,品牌商和大型经销商的控制力更强,并没有看出国美体育有太大的影响力。

  另一位曾与国美体育有过合作的企业负责人认为,国美体育一直在照搬欧洲体育大卖场的理论模式,少了国美电器在创业时那种“做得成要干、不成也得干”的闯劲。他认为,国美体育如果想真的走出被动的局面,必须发挥“土狼”精神,“国美体育大卖场并不一定就是错的,只是难度太大,要做的事太多,团队看不到短期希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