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涉足便利店 速运成本压力大求突围(2)

时间:2012-01-12 08:06  来源:网络资源

  困则求变

  在世界范围内,快递公司借助便利店渠道推广业务的模式早已成熟。

  在日本,7-11便利店已经成为了快递的存取站点。而在欧美,便利店和快递公司合作则主要是提供宅配方面的服务,因为便利店都开在居民小区附近,快递公司和其合作能够方便居民的取派件。

  在我国台湾地区,统一超商授权经营的4800家7-11使用的黑猫宅急便,就是由台湾统一集团与日本大和运输公司合资成立的统一速递运营。目前,黑猫宅急便品牌在台湾小包裹市场占有37%的市场,每年的营收可达到40亿新台币。而在台湾地区的这些7-11便利店已经不仅是网购配送的主要渠道,还成为当地居民礼尚往来的重要管道。

  内地第一个吃螃蟹的是中国邮政。从2007年开始,广州的7-11就着手代理EMS业务,为对方提供全天候收寄同城特快专递、国内特快专递和国际特快专递文件类邮件的服务,但不含包裹。有中国邮政这个先行者,顺丰对便利店渠道的窥觑就不足为奇了。

  由于便利店是24小时营业,顺丰通过便利店可以向用户提供365天24小时不间断寄件服务。无论是发件方式、发件时间都更为灵活。同时,很多用户不喜欢快递员上门收件或错过与快递员接触的时间,那么,便利店的灵活形式也有利于照顾这部分用户。

  在北京昭邑零商管理咨询公司首席咨询师刘晖看来,顺丰亲自试水便利店的行为属于“主体互换”,可以贴补取件点的店面租金,如果销售牛奶、面包等需要日常配送的产品,快递公司还可以在运输快件的同时运输商品。如此一来,快递公司的物流和销售成本都能减少。

  新模式的喜和忧

  有分析指出,便利店模式不仅可实现人力资源的整合、降低成本,同时还可扩大网络,增加小包裹的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这是快递行业商业模式拓展的一次大胆尝试。

  以顺丰速运收件员每人5000元月薪计算,一个区域上门揽件的人工成本相当可观。开一间实体便利店,租金、水电成本在可控范围,但却可以实现一年365天24小时不间断寄件服务,无论是发件方式还是发件时间都相当灵活。同时,零售业务不仅可以共享顺丰的快递配送资源而降低采购成本,零售业务带来的利润还在一定程度上贴补实体门店的运营成本。对于快递行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扩大收件业务量的同时降低成本,便利店的模式也不失为一种解决思路。

  然而,在零售业人士看来,商品零售模式的核心不仅仅是简单的配送便利和对周边客群的统计,便利店在更大程度上还要依靠商家精通商品经营、商品的采购规模、资源配置以及后台供应链的整合等更多零售行业的专业问题。快递企业虽有物流优势,但始终只是零售业中的一个环节,要想打通整个供应链仍面临上述的一系列跨界问题。

  另外,便利店毕竟面积不大,存放包裹的空间受限,其收件、配送的周转频次却要求很高。徐勇就认为,国内小件包裹市场目前仍以网购为主,消费者仍习惯在低价快递企业中选择,细分市场仍有待培育。“目前来看,这种新渠道模式更适合国际业务或者走高端路线的快递企业。”徐勇说。

  现在判断顺丰便利店的发展前景还为时过早,但对于其在快递业的竞争对手而言,开设便利店又一次让顺丰速运与“四通一达”(申通快递、圆通速递、中通速递、汇通快运、韵达快运)拉开了距离。未来,顺丰速运的便利店模式有望为民营快递行业的突围提供一个借鉴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