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1-15 09:10 来源:网络资源
盈利之考
国内最大的民营快递企业、过百亿元的营业额、10万名员工、2000多家营业网点,50%的年平均增长率,30%的年利润率,拥有这些时尚标签的顺丰应该具有“跨界”的足够理由与资本。
但是,零售新业务的尝试仍是如履薄冰,虽然顺丰便利店的试点已经运行半年,但就具体的经营规划和营收情况,公司内部的人士仍然三缄其口。顺丰的谨慎并不难理解,因为就专业从事连锁便利店业务的公司而言,生存情况并不乐观。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0-2011年度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显示,2010年便利店样本店铺的房租成本占总成本的32.8%,人员工资占47.9%,水电占9.2%,设备折旧0.8%,其他9.4%。样本店铺的平均营业面积为131平方米。样本店铺的商品毛利率平均为19.5%。
“如今房租成本越来越高。而且根据我们的调研,面积较大的便利店盈利能力相对较强。”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告诉记者,日均销售额在1万元左右的便利店方能维持较好的毛利水平。据此看来,如今不过十余平方米的顺丰便利店,仅在面积上就稍逊一筹。
就便利店的生存模式而言,裴亮说以“商品+服务+餐饮”的模式结合一起的店面经营得相对较好。这也是一个趋势,除了一般的商品之外,现在不少便利店正在引入便民服务,包括代收公共收费、信用卡还款等,而7-11、全家等,也大都引入便当,以吸引客流。而后两者提供的增值服务,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经营的毛利率,“如果单独以经营商品为主,毛利并不乐观”。
实际上,连锁零售业也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零售技术不仅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IT技术,也包括商品管理(新品引进、旧品淘汰、销售排行等)、营销技术(陈列方式、货架布局、通道安排、促销手段与周期等)、选址技术(商圈分析、客流分析、竞争者分析等)、人员管理安排(培训、排班、激励与约束)等。也就是说,按照现有模式来看,便利店要经营成功,经营面积、经营项目与模式都必须谨慎选择。
也正是出于这些考虑,裴亮觉得快递公司希望拓展网点的尝试,更应该借鉴UPS早年收购Mail Boxes etc 6000家快印店后的案例。在收购完成后,具体的运营,UPS还是交由Mail Boxes etc公司来完成,快递公司并不直接介入连锁店的管理。因此,裴亮建议“寻求异业之间的合作较为合理”,这样大家都能专注在各自的业务领域上。
2012年元旦前后,快递行业刮起了涨价风潮:快递费和快递员工工资都在上涨。2011年12月,韵达快递和中通相继发布消息称加收1元派送费,这已经是快递行业在当年的第三次涨价。而顺丰早在10月宣布调整国内部分线路的快件价格,平均调幅2%至4%。
此外,随着业务量的增长,快递业也面临员工荒,有些公司抛出“6000-8000元”的月薪招揽员工,可见这个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也在经受着各方面的考验。
虽然如今无法验证顺丰业务多元化的尝试是否能对传统的运作模式进行改良与优化,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而顺丰模式能否顺利突围,我们无从得知,陈平说,快递行业介入便利店的经营会很艰难,无论是到门店收发快件,还是持卡消费这些行为,“培养用户习惯起码需要3到5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