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1-19 08:42 来源:网络资源
开店反差最大的企业——高鑫零售
大润发、欧尚,作为2011年7月27日在港交所上市的高鑫零售旗下两大品牌实体,在2011年拓展中的表现却是天壤之别。
截至2011年底,大润发新开门店为42家,明显超出近几年年均开店25家的速度。欧尚在去年新开门店6家,基本集中在华东地区,这与大润发全国性布局的开店速度相比,差距明显。
点评:行业原以为通过高鑫零售的上市,能够平衡大润发、欧尚这两个“同母异父”的兄弟成长速度,但从目前来看两者发展的反差依然明显。
开店最稳健的企业——麦德龙
从门店拓展速度来看,2011年麦德龙在华新开门店5家,保持了其一贯稳健发展的态势。其中扬州、佛山、中山、银川是该企业首次进驻的城市。
自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麦德龙是惟一一家只以会员制业态模式在华发展的企业。独特的发展模式以及严谨的选址标准,不仅让麦德龙在中国市场特立独行,而且也让其成为经营、发展最为稳重的外资企业。
点评:在众多内外资零售企业争相跑马圈地的十几年中,麦德龙凭借对其模式的专注以及谨慎的态度,逐渐形成了独有的市场优势。
最爱吹牛的企业——卜蜂莲花
2011年12月27日,卜蜂莲花拿出了其在华的又一新业态——生活站。其全国新商业模式部副总裁谭忠正在新店推出当日即高调宣布,未来五年将在华开出1000家“生活站”门店。卜蜂莲花方面还表示,随后其将在华发展大卖场、快捷店、便利店、电子商务、商业地产等9大商业模式。
点评:其实早在2004年与2007年,卜蜂莲花就曾豪言将在华完成千店的目标。然而至今,其在华门店数不过百家。2011年其再次提出五年千店的目标,获得本年度最爱吹牛的殊荣实至名归。
最为务实的企业——苏果
2011年新开门店299家,直营门店突破1200家,门店总数超过2000家,销售规模达到420亿元,这就是华润苏果超市在2011年拓展方面的成绩。实际上,在众多内外资巨头聚集的南京市场,苏果凭借自身经营模式的灵活性早已确立了其南京市场不可撼动的地位。其渗透式的区域市场拓展战略,正在向江苏及其周边地区延伸。
点评:在中国商超企业中,年销售达到420亿元之上的企业屈指可数,苏果的低调正是体现在其庞大的门店规模以及精准的区域市场定位战略上。
最为奢侈的拓展——华润万家
2011年7月,华润万家以36.9亿元拿下洪客隆百货分布于江西市场上的21家门店。在其他企业看来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并购,在华润万家眼里却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实际上,在华润所收购的洪客隆百货的20多家动辄几万平方米的门店,基本均为洪客隆集团的自有物业。
点评:进入江西市场一直是华润万家的发展战略,拿下洪客隆这个平台固然可以让华润万家在此区域占得先机,但以百货为主的洪客隆百货在华润万家手里能否变成金饽饽呢?
最为廉价的拓展——新华都
与华润万家在拓展市场上的大手笔不同,新华都2011年捡了一个大便宜。2011年12月28日,新华都与易买得方面签订协议,以360万元的价格收购了后者位于上海的三林店相关固定资产、设备、债权以及合同关系等。
点评:易买得旗下的亏损门店能否在新华都手中“变废为宝”?新华都购得的易买得旗下门店能否成为其打通华东市场的战略要塞?便宜没好货是否也适用于新华都的本次收购?这一切恐怕都需要通过新华都接下来的表现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