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利卡”:零售业的第二流通货币

时间:2012-04-17 08:22  来源:网络资源

随着金融货币改革和发展,货币由早期的黄金白银演变为银票、再到中央政府的纸币、以及电子时代下产生的电子货币,尤其是进入以电子货币为显著特征的卡时代,货币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数字的代名词。

  但是褪去这些“货币”的光环,重现货币的本质,它们只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介质,其本身并不具有任何价值。

  “返利卡”,这是一个在零售领域里最最熟悉不过的一种卡。其实我们从货币的角度去理解它,它应该被这样定义:在固定的区域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介质。

  在我国市场上,某种程度上讲,返利卡等同于人民币。各零售商是返利卡的发行机关,零售商店,包括百货店和超市是返利卡的流通领域。

  我们可以发现,一种纸币之所有具有价值需要一个支撑体系,就像最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作为世界货币,1美元=38盎司黄金。支撑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除了与黄金挂钩外,还有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地位。现下的货币支撑体系则扩展为包括稀有资源、人才资源等在内的一揽子条件。

  那么,作为零售王国内的区域流通货币,返利卡的生存条件又是什么呢?

  一、零售商的实力与口碑

  一国货币的支撑在于其中央政府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综合实力,而其政府的信用则是加深民众对货币持有的信心。同样,零售商的返利卡要成气候,并被广大民众所认可和持有,首先肯定是该零售企业在该区域中的实力与口碑,至少它不会轻易破产倒闭,作为民众不至于因为持有这种返利卡货币但没有及时消费而受到损失。

  二、返利卡作为一般等价物所代表的消费范围

  人民币,它作为一般等价物,其作用是广泛的。它可以在国内大陆上购买几乎所有可以出售的商品与服务。那么返利卡,它在充当一般等价物是,所代表的消费范畴往往就是该区域或该商城里所能出售的商品和服务。因此,零售企业所出售的商品越多,越能满足民众的需求,他的返利卡市场生存力就越强。民众的需求是什么?马斯洛需求理论说过“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最基本的需要是什么?生理需要,也就是衣、食、住、行。民以食为天,温饱是民众的刚性需求;当然这里面也会出现奢侈消费的弹性需求。这就是为什么同时经营超市业态和百货业态的零售商的返利卡销售能力会相对更强的原因之一。返利卡所代表的价值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