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超市自曝曾遇到高级“职业买家”(2)

时间:2012-05-21 08:44  来源:网络资源


  而对于这个问题,世纪联华超市有关人员也表示,近两年来,她发现职业买家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让他们也很好奇。她说,有一次,一个职业买家也非常坦率地跟他们透露了一些内幕,说他们专门有一个培训,进去之后还有什么(程序),进去交多少钱,然后给你把所有的食品安全制度全做一个非常集中的培训,还有考试,很系统化,之后是专门针对超市、商场来检查商品。


  倒逼商家自己“挑刺”,“王海”宜多不宜滥?


  “职业买家”的出现,逼得超市和商家先给自己挑刺,每一批货进来都要看得格外仔细,一旦发现不合格的包装标志就赶紧发回给供应商进行改装。在采访中,不少消费者也纷纷表示“王海”多多益善,现在食品问题多,更需要“挑刺”的人。


  不过,任女士说,目前不少职业买家为了达到索赔目的往往“栽赃”。第一种是调包,把已经过期的食品放到超市看不到的角落或者储物柜里,明后天要过期的东西再找到买出来;另一种是买回去,然后过几天拿过期的东西来索赔。


  业内人士表示,厂商在国际条码申请时只有一个,所以,同一种商品可以在不同超市刷出同一条形码。也就是说,如果是恶意操作,职业买家可以在不同超市之间购买商品后再进行调换。


  根据这一说法,记者在千客隆超市城东店里买了一瓶“农夫山泉”,价格为1.2元,同时在收银台前又挑了一款口香糖,刷过条形码后付账离开;接着又找了另一家超市协助,结果的确可以刷出该产品来,只是显示的售价不同。


  业内人士认为,这对于“职业买家”而言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对此,昨天欧尚超市有关人员表示,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多次发生,目前超市方也正在做技术方面的改进,比如记号、批次录入等,尽量做到让“职业买家”无机可乘。而另一方面,其实公司也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增加自查,对发现问题的员工进行奖励,同时严格的惩罚制度让相关员工负责好自己的柜台。而世纪联华超市则表示,对此问题很重视,还专门建立了一套预警机制。


  “自己的管理水平是需要提高,但也希望执法部门能够重视这些现象。”沃尔玛超市城市广场店有关人员说,如果真是过期食品问题,超市是该去解决的,但如果是职业买家的情况就可能涉及犯罪,需要呼吁有关部门重视。


  “职业买家”身份惹争议,恶意占空子属诈骗


  对于目前市区各大超市遭遇的“职业买家”问题,昨天记者咨询了市工商局有关人士。有关人士表示,根据相关规定,过期商品是绝对不能卖的,如果消费者买到了过期商品,那么商家就必须“一赔十”。


  至于职业买家算不算消费者的范畴?目前还是有争议的,但这种行为整体上还是促进了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督促商家主动清理过期的库存食品。“如果真找不到一点过期商品,估计职业买家也没辙。”市工商局有关人士说,根据规定,一旦发现有过期、变质食品的,必须要就地销毁;作为超市方不能退给供应商。而且销毁要做相应的记录等证明。为此,他提醒各经营者要自律,平时要定期不定期检查这些食品,一旦发现要及时下架、销毁。


  昨天就“职业买家”的话题记者也请教了有关法律界人士。有律师认为,对于食品过期问题目前也比较普遍,消费者要求十倍赔偿也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十倍赔偿”的条款,同时也强化了商家对于食品质量的把关意识。在食品安全问题面前,只有增加食品生产、销售企业的违规成本,加重惩罚性条款,这才能使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真正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从而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


  那么“职业买家”的这种行为究竟合不合法,允不允许?有资深律师表示,索赔是可以的,但绝不允许恶意占这个空子。对于这种行为的定性,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确实是购买到了这种过期商品,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可以维护自己权益。但如果通过非法手段等方式以摄取钱财为目的,那么就属诈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