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问连锁百货家电业“罪与伐”(2)

时间:2012-05-29 08:11  来源:网络资源

  以广百股份为例,该公司去年第四季度营收规模为22.7亿元,同比增长24.2%,净利润6233万元,同比增长40.0%。

  “虽然从数据上看,广百股份的发展还算差强人意,但这并不能掩盖其增长方式的单一与缺乏持续性,在新增门店6家的基础上营收增长为20多亿元。”陈立平认为,这主要是依靠规模的扩大而取得的。

  广百股份在2011年的发展也验证了这一点,该公司全年新开3家百货门店与3家专业店,共新增经营面积9.5万平方米,使得其总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在公司2012年的计划中,预计新开2家百货店、3家专业店。

  另外,从增长的区域分布也可以看出,该公司在广州地区收入同比增长21%,广东其他地区增长48%,省外更高达到了159%,新拓区域业务增长迅速。

  在该公司年报中显示,广百股份全年综合毛利率同比下滑0.5个百分点至19.1%,也是其连续4年出现下滑,主要原因正是由于促销力度的加大以及销售产品结构变化所致。

  分析人士认为,开店速度的放缓有利于整体业绩稳步上升,但毛利率持续下降的话,说明企业发展过度依赖促销提升业绩,这离企业增长模式由规模制胜向以自营模式转变将越行越远。

  在寻求突破方面,在中国市场上一直占据着优势的传统家电连锁企业,似乎步子迈得更快一些。

  这与连锁家电行业的发展现状不无关系。在连锁家电领域,经营模式先进的百思买、万得城、山田电机等外资企业不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展模式,就是介入这一市场太晚,这使得内资家电连锁业多年来一直是“美苏争霸”的行业格局。

  但随着京东商城、天猫、亚马逊等电商企业在家电连锁行业内的崛起,对传统家电连锁企业造成了明显冲击,甚至有说法称实体店已经成为电商企业的免费体验店。加码电商、拓展品类、多渠道、多元化发展,成为苏宁、国美、五星电器等企业做出的快速反应。

  “家电连锁业在今年一季度销售保持了增长态势,但净利润大多出现下滑,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这些企业在其他渠道,比如电商、物流等方面的投入加大。”陈立平表示。

  ■ 时评
  “新零售”时代企业该如何发展?

  ●胡宗利

  零售行业的多元化发展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笔者跟很多大、中、小型企业都有接触,很多企业正在走上或即将走上这条发展之路。

  纵观今天的这些零售企业,很多开始都是零售出身或者批发出身,且大多数往往是由批发进入了零售,开始的时候,批发和零售这两个环节就相融。紧接着在做零售的过程中,很多企业感觉到,如果租房期限没有15到20年会觉得没有多大意义,而一个房产商业使用期只有40年,往往在操作过程中就自然谈到了物业、合作问题,再加上一些订单地产和在开发的时候就已经进行的一些买卖,地产、零售、批发就形成了现在零售企业所谓的“三驾马车”。

  零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发现,如果实现多点管理和跨地域发展,哪怕是跨小地域,都要有配送中心,而配送中心绝大多数又是带加工型的配送,在加工的过程中对损耗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比如鱼平均损耗率30%,食品平均损耗率是40%左右,这些所谓的下脚料又变成了饮料业和其他的关联行业,配送体系延伸出加工行业,这样围绕着产业链便形成了以流通为主的体系。而这个体系的前面需要有一个载体,那就是金融,于是大量的企业在当今零供关系越来越敏感、国家的政策法令越来越规范的前提下,成立了自己的中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抵押公司、信托公司,实现资金的二次周转和账期资金的再回报。

  一方面低毛利促使产业化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经济带,由于品牌代理制度,总经销、总代理的体系形成了地域割据,再加上地方政策的一些不同,使得零售业难以走出区域,而在一个地区深度发展,自然就形成了多元化。

  总的来讲,今天的零售企业不像过去了,不是纯粹的对商品的买卖。笔者认为现在的零售应该被称之为新零售,即:“地产+金融+物流+电子商务”。今天的中国零售业实际上是地区零售业,还没有一个非常成功的全国拓展的实际案例。在现在的环境里,很明显全国性的零售企业很难形成,所以就造成了这个行业只有往深度发展,往零售行业的产业链上游和下游去推进。

  今天我们所有的零售从业人员,像过去只了解商品属性、商品知识、价格知识,已经不能支撑现在零售业的发展,笔者预断“新零售”应该是产业链扩张的另一个主角。

  这样的发展模式可能不同于国外零售业,但这是中国的国情使然,我们的零售企业家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在这种“新零售”的现状下找对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