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5-29 08:12 来源:网络资源
三四线零售多元化突围
编者按:伴随着零售巨头的渠道下沉,三四线市场可谓狼烟四起。对于区域为王多年的三四线零售企业而言,在大环境并不给力的2012年,如何利用企业多年的区域沉淀保住地盘成了当下的重中之重。5月13日的互动论坛上,参会代表们纷纷祭出多元化利器。超市、百货、购物中心、商业地产、餐饮……只要是有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业态,都可能成为区域零售企业未来突围的法宝。
Q1:三四线城市的零售企业究竟适合什么业态?
王卫:大城市开小店,小城市开大店。在大城市,大卖场的竞争相当惨烈,即使本土企业能够与外资相抗衡,也不过是“杀敌一千,自伤一百”,账面上是赢了,实际上还是输了。不过,在大城市,社区店和高端店的市场空间相对较大,比较适合本土零售企业去做。在小城市,一个3000多平方的卖场就可以算上是大店了,而7000平方左右的卖场就可以称之为shopping mall,事实证明,这样的shopping mall在辐射周围商圈方面是非常有效的。
张健:在地级市只开大卖场和社区店,大卖场在一个区域开到4~5家之后,再去拓展3000~4000平方的社区店。在地级市不开单独的百货店,因为在地级市业态细分到一定程度了,除非做出差异化,不然是没有出路的。不过,在三四线城市,可以实现除了便利店之外的全业态拓展。
刘志涛:谨慎对待地产业,强力推进超市业,巩固做好百货业,理性推进家电业,大力发展便利业,尝试推进农资业。对于多元化拓展,如果企业现在经营的业态可以制衡住竞争对手,那么就可以尝试着开展新业态;如果还不能制衡住对手,不要轻易去培养第二个盈利点。
董松平:竞争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企业以什么样的业态生存。作为区域零售企业,要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以点带面把其他业态发展下去。从未来角度而言,商业综合体是三四线零售企业最佳的竞争模式。
Q2:百货同城多店的利弊?
刘志涛:目前,全福元拥有精品百货店、大众百货店,这两个门店虽然相距很近,由于定位不同区,客户群也并不一样。今年,全福元还将在东城区新建一个更高规格的高端百货,除了引进更高端的品牌之外,还将引入电影院,满足更高端消费者的需求。
Q3:如何让企业员工心甘情愿地接受外派拓展市场?
张健:企业想要外埠拓展,必须提前做好人才储备。对于外派的人员,需要给所有的职工安排好住所,只有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并且给他们更好的待遇和成长机会,员工才会心甘情愿地去做事。
Q4:作为区域零售企业,竞争对手的促销一期接一期地做,一天空档时间都没有,我们企业是不是也应该跟着促销?
吴金宏:这样的促销是一定要跟的,而且要用民生用品来促销。通过大量的集中采购,一次性把促销商品的价格放到最低,并且实施长期促销策略,直到竞争对手在这方面完全没有能力竞争为止。比如,我们超市促销的苹果,一个门店一天最高销量可以达到6~8吨。这些苹果是都企业通过大量产地直采用来促销的,苹果价格放到最低后,竞争对手完全跟不上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