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6-09 08:08 来源:网络资源
高端精品超市近日多传“败走麦城”的消息。上月底,百佳旗下在上海古北的高端超市“TASTE品味”正式关闭。与此同时,华润万家对北京国贸等商圈的高端超市O le"进行评估,部分门店被定位中高端的BLT取代。而北京华联BH G也在调整商品品类,“适度放低身段”,增加“生鲜”比例。
不妨参考一个数据:华联综超2011年报显示,旗下BH G精品超市公司目前净资产值为- 3950万元,净利润为- 129万元。
按理说,“亏损泥潭”应该让高端超市扩张渐渐冷却,但是“剧情”的发展却截然相反。按照华润万家方面布下的棋局,2012全年,Ole"将新增10家门店,预计到2016年,O le"门店数达50家;华联BH G日前在南京再下一子;上海“城市超市”等也不甘被甩在后面,在北上广等重点城市纷纷圈地;而燕莎、赛特、百盛、广州友谊等高端百货也已开始自营精品超市。
“大卖场跑马圈地的竞争已接近尾声,超市靠进场费、上架费等杂项谋利的时代已宣告结束,零售商要想保持增长可持续性,必须回归商业本质。”楚睿商业咨询公司C EO黄文杰说,从国际经验来看,高端超市确实是行业发展的“新枝”,“乍看是飞蛾扑火,其实是理性的战略布局”。
转战高端精品超市
近期,Ole"全新第四代门店的首店在成都万象城开业,其开业当天就赚得“销售额突破57万元”的头彩。而根据华润万家的门店拓展计划,Ole"今年全年将新增10家门店,预计至2016年,Ole"超市将达50家、BLT超市达30家,预计销售额将达49亿元。
而这还仅是各路零售商抢滩高端精品超市市场的一个缩影。除了Ole",北京华联的“B HG”、和记黄埔的“TASTE”、香港的“CITYSUPER”、韩国的“C-MART”、武汉中百的“生活剧场”等品牌“新星”均不甘被甩在后面,在北上广等重点城市纷纷“圈地”。
“参战”阵营继续扩大,燕莎、赛特、百盛、广州友谊等高端百货也已开始自营精品超市,而湖南家润多总裁傅佳川透露,今年,家润多将跳出竞争激烈的普通超市业态,依托海航商业旗下的精品超市品牌H ishop,新开2家精品超市。据说,业内有个戏谑说法,“这年头,不做高端精品超市,都不好意思说你是零售商。”
按理说资本流动的方向往往意味着暴利,但市场的运营实况却绝非如此。5月21日,百佳旗下在上海古北的高端超市“TASTE品味”就宣布关闭。与此同时,华润万家对北京国贸等商圈的高端超市Ole"进行评估,部分门店被定位中高端的B L T取代。而华联综超公开的2011年报数据更是“撕开”高端超市市场火红外衣,内里狼藉一览无遗地显露出来:目前,BHG精品超市公司净资产值为-3950万元,净利润为-129万
元“亏损”是既定事实。
“大卖场时代”将结束
各路资本进军、探索高端超市业态热情高涨,乍看是“飞蛾扑火”,其实无可厚非。
“参照日本的零售业发展规律,一旦人均年收入到达7000美元,就会出现消费需求的转折点,转向更为认同时间和文化价值。依此标准,中国许多一线城市正迎来消费升级时代。”昭邑零售商业咨询总经理刘晖告诉南都记者,市场上染指“高端超市”的运营商无一不是上市公司,因为高端品牌和稀缺货源可以帮零售企业“定调定格,拉抬身段”,带来“一飞冲天”的股价和市值飙升。此外,很多零售商都在进军商业地产,引驻“高端超市”也可带来物业价值的可持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