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6-09 08:08 来源:网络资源
若从投资回报率(ROI)的财务角度来考量,转战高端超市也是一笔有利可图的生意。
“倘若继续"大卖场"扩张,单店至少需要2万-3万种商品陈列,建筑面积在1.5万平方米以上,人工在200-300个,但消费者常购的品种不过5000-8000种,在租金、人工、水电成本暴涨的背景下,大卖场的综合利润已下跌到5%~8%.并且一、二线城市的大卖场布局已基本落定,几无地盘可扩。再加上监管政策步步收紧,以往通过进场费、上架费等杂项"创收"的模式也难以为继。”楚睿商业咨询公司CEO黄文杰对南都记者进一步分析,“大卖场时代”行将结束,零售商要想保持增长可持续性,必须回归赚取交易差价的商业本质。)
“尽管O le"们的装修成本之高可达万元/平方米,但面积缩小带来的是租金、人工、电费等的大幅降低,再加上商品销售单价很高,综合起来,高端超市的毛利可达15%~18%,甚至超过20%.”黄文杰说。)
如何止亏?
迄今为止,中国市场还没有一家高端超市能够一统江山,或是形成良好的连锁盈利模式。疑问浮起:理论上的“投资金矿”为何变成现实的“亏损泥潭”?而更具穿透力的核心问题或在于,何谓“高端超市”?)
“它的最大卖点在于商品品质要足够高,或是独家销售,否则就难以吸引高端消费者购买。”第一商业网总裁黄华军说,高端商品供货商都比较强势,通常要“现金采购”,而像拉菲红酒2001版、荷兰手工奶酪等还不是有钱就能进货。
“当然,零供博弈是动态的,一旦门店数量够多,采购量够大,采购成本和货源供应自然就会变成可控。眼前的"战略性亏损"实际是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供应链建设还有待完善。”黄文杰进一步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高档的硬件设施,高价位的进口商品还只是"高端超市"运营的表层,其操盘的要点是兜售一种生活方式,引领一种消费潮流,因此,还要提供高品质D M杂志派送、品鉴会等附加服务。”刘晖一语中的。
业界观点
汇智咨询首席顾问程岗
在选址问题上,高端超市本身就存在着很多尴尬的地方。许多企业没有考虑商圈的全面状况以及真正的购买力,匆匆忙忙开业等来的只有亏损。
美好家园商业管理公司营运部部长梁建勇
目前高端超市或者精品超市在操作模式上都处于摸索或者探索阶段,并无可复制的利润渠道和独特的营销模式。再加上昂贵的租金以及现金采购,损耗很大,前期开店投入是一般超市的3~5倍,高毛利难以支撑其运营,大部分目前都很难盈利。
楚睿商业咨询C EO黄文杰
中国商超市场“跑马圈地”的竞争已从“大卖场”业态转向“高端超市”业态。从国际零售经验来看,高端超市确实是行业发展的“新枝”。对于零售商来说,待到盈利拐点出现再来布局,则意味着机会的错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