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便利店认可度高过大卖场 增值服务多

时间:2012-07-13 09:29  来源:网络资源

  建设国际商贸中心,打造北京服务,除了要建成国内外一流品牌的聚集地,也离不开便利的消费环境和完善的商务服务。目前北京人均GDP已经站到1.2万美元的新坐标下,这意味着北京的消费结构、经济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城市消费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北京的便利消费服务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又有哪些方面需要完善?对此,记者对北京的便利消费市场进行了走访调查。

  便利消费已成市民硬需求

  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后,陈女士都会习惯性地“钻”进写字楼下的7-11便利店逛逛。“平时跟同事分享的零食、夜宵,还有日常喝的牛奶,都从这里购买。”陈女士告诉记者,她是一家门户网站的部门主管,几年前刚来公司时,楼下还没有这家7-11便利店。因为从事网站编辑工作,她经常要上中班和夜班,下班后一般都是深夜或者清晨,而这个时间段都不在超市的营业时间内。“如果白天没有抽出时间去超市,下班饿了想买点鲜食就不太方便。”陈女士说。

  自从写字楼底商开了7-11,陈女士发现自己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这家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了。除了日常食品,还能购买到她喜欢的时尚和财经类杂志。去年,陈女士发现店里装了拉卡拉自助终端机,这就解决了她平时抽不出时间买电的问题。

  其实,像陈女士这样的便利店“忠实顾客”在北京还有很多。这群人平时生活节奏快,同时又讲究一定的生活品质,于是小巧贴心、快速精致的便利店所提供的即时消费和应急性商品正契合了这群人的日常需求。

  近日市场研究公司特恩斯的一项调查显示,消费者对便利店的品牌认同度已经超过了大型超市。在被访购物者中,虽然有29.7%的人在某外资零售巨头购物,但其中高达10%的人并不认同该品牌,如果有选择的话,这部分人会到其他地点购物;由于连锁便利店品牌在亲切感和社区专注度方面表现更为出色,购物者对便利店的认同度相对较高,即使平时在其他场所购物,但如果附近有其心仪的便利店,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到该便利店消费。

  事实上,在便利店刚刚出现在北京市民的生活中时,它更多地是满足消费者的应急需求、即兴需求和临时需求。随着外资7-11便利店的进入,北京整个便利店行业也悄然进行着升级和整合,购物者进店消费更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依赖性需求和时尚需求。记者调查发现,每天中午时分,好邻居、7-11店里的收银台前总是排着长队,其供应的便当、微波食品、关东煮之类的商品已成为许多白领的固定午餐;在微博上热传的“笨NANA”冰棍,以及常在韩剧里出现的“Power Cap”冰激凌也先后现身7-11的店中,一上市立马就受到了大批年轻人的喜爱。

  社区便利品牌日渐丰富

  国际商贸中心的建立不仅要有规模化的商业设施,更需要提升社区购物的便利程度,社区服务和营销也要达到国际化。北京打造国际商贸中心,不缺乏规模化的商业设施,但是,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容,越来越多的新社区涌现,如何满足社区消费服务,成为大势所趋。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便利消费服务的外延正在扩大,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零售店体量大型化的趋势下,一些知名零售企业开始走进社区开小型店,以提供便利消费为主的社区商业正在兴起。

  社区商业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兴起的、专门服务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商业形态。社区商业最早于上世纪50年代在美国出现,当时大量城市居民向郊区迁移,由此产生了专门为郊区新建住宅区服务的社区商业。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北京在人口结构和职业结构上也逐渐出现了与发达国家相似的趋势。北京的社区商业不仅出现在新建住宅区中,而且成熟社区周围也不乏小型的社区便利零售店。

  日本7-11社长井阪隆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年龄结构上,现代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快,但大型零售店离居住区较远,这对行动不便的高龄者是很不方便的;在职业结构上,先前以家庭妇女居多,大型商场可以满足她们的一站式购物需求。但现在职业女性不断增加,她们可能只有休息日才能抽出时间去大商场。因此,靠近社区的零售店,因为具有近便性和灵活性,颇受老年人和上班族的欢迎。

  7-11便利店刚进入北京时,首选在商务区开店。随着商务区市场的饱和,现在越来越多的居民发现,自己在家门口就能买到7-11的商品了。

  据家住小黄庄社区的魏先生介绍,社区附近原来只有一家华润万家便利店,两年前7-11也开在了小黄庄路上。今年6月,在距7-11便利店不到50米的地方,好邻居便利店也开业了。“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特色,下班回家顺路就到店里把晚饭和零食给买了。欧洲杯期间晚上看球,饿了还能到店里买点吃的。”魏先生说。

  不仅是便利店,像全聚德这样的老字号企业也开始拓展零售业态,争抢社区商机。全聚德旗下的京点食品专卖店原本集中在旅游客群较多的区域,但从今年起,京点食品开始走进社区,定价和品类也趋于大众定位。

  据全聚德高级业务主管康丽介绍,今年京点食品将发力社区店,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全聚德的食品。在和平里社区的一家店中,记者看到,特色馒头、咸鸭蛋和银丝卷之类的食品很受老北京喜爱。据店员介绍,因为靠近成熟社区,口碑效应特别明显,很多消费者都是街坊邻居介绍来的。“像鸭翅之类的即食食品都是日配的,当天配送当天卖完,以保证新鲜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