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百货谋求转型探路新业态 孕育新力量(2)

时间:2012-07-31 14:28  来源:网络资源

  电商冲击乱阵

  一个强烈的信号是,大型流通企业销售增速放缓明显。国家商务部2012年一季度流通领域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一季度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6%,增速比上年同期放缓6.9个百分点,回落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

  “百货店经营以珠宝、化妆品、服饰、家电等非生活必需品为主,要缩减开支,这一部分肯定是首当其冲被砍掉的。”在一家企业工作的李先生分析得很是理性。

  而跟传统百货店抢生意的不仅是网购平台,一个新兴的渠道正在壮大:移动电子商务。今年一季度,国内移动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到66.7亿元,同比爆发式增长530.1%。通过手机轻松下单、购买,成为比电脑网购更为便捷的方式。

  消费者俞小姐坦言,“手机上装个客户端,一边在商场试衣服一边就能完成挑款式、比价格、下单的过程。比在电脑上购物更方便。”

  俞小姐和李先生的话,代表了很多新兴消费者的观点,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购物方式,而在不断寻求更为灵活便捷的购物手段、让商品价格更接近实际价值的购物体验。

  “百货业今年初显疲态,从内因分析,传统的百货店经营模式与现代人的消费方式、理念、习惯在磨合中走得慢了点,而从外因考虑,物价水平持续走高,消费动力不足。”一位业内人士分析。

  转型升级谋变局

  不久前,老牌百货商王府井百货宣布,投资1亿元人民币进军日益竞争激烈的电子商务领域,引得业界议论纷纷。作为消费最集中的商业业态,砸下重金进军电商领域,多少显示出传统百货业迫切需要转型的现状以及转型的决心。

  传统百货卖场转向电子商务,并非表明其走向绝路,恰好说明其正在经历转型与变革。“中国百货业与国外不同,消费者购物习惯也不断处于变化中。经营者需要不断调整经营策略来获得认同感。”杭州大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三五年内,传统百货企业仍将‘攻城掠地’,武林商圈仍将是最聚集人气的,此外还将有多个商圈浮现出来,杭州的商业格局将被彻底改写。”

  “说传统百货店即将消亡未免太过悲观。”银泰百货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百货业和超市业态不同,成熟的百货店,同质化倾向不会太严重,如果说电子商务要对实体零售业形成冲击,那么首当其冲应该是超市。百货店的体验服务是网络暂时无法企及的。”

  有业内人士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在北方一些城市,一家中型商场一天的销售额仅为40万元,“杭州一个商场好一点的专柜一天就能超过。去年,北京新光天地年销售额超过65亿元、杭州大厦超过60亿元、深圳万象城年销售额52亿元……传统百货业并没有‘过气’,只是迫切需要注入‘新鲜血液’。”

  百货业转型升级在加快,包括传统零售企业纷纷自建或收购网购平台,争食电商大蛋糕。银泰集团中,银泰百货、银泰城、银泰中心、银泰网四种模式同时运营。华润集团将百货店分为大型卖场、购物综合体和社区综合体。

  全球范围内,百货业的转型升级也在加快。一位在美国生活多年的朋友告诉记者,在美国,梅西百货定位于相对年轻的购物人群,它把一些店铺改造成更加现代、时髦的商店,以更低价格提供优质的自有品牌商品。
  (浙江日报 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