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企业应对危机 再攻自有品牌

时间:2012-07-31 14:31  来源:网络资源

  每年7、8月,汛期来临。

  在中国东海的渔船上,总会出现许多陌生的面孔。这些人一边参与渔民捕鱼的过程,一边拍照、记录着各种数据。他们不是电视台的记者,也不是政府部门的考察人员,而是北京一个超市自有品牌部门派出的员工。

  从概念到操作已经有10多年历史的自有品牌并非新鲜之物,甚至许多超市将其视为鸡肋。然而成本不断高企和经济环境恶劣让零售企业又将目光转向了自有品牌。有人说,PB(自有品牌)新时代正在到来。

  神秘捕捞队

  北京超市发亦是自有品牌的积极探索者。其自有品牌部派出去的员工从东海的渔船上考察回来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带来了400万吨签好的带鱼合同。

  与以往做自有品牌的贴牌做法不同,超市发近两年直接派人到产地,把带鱼捕捞队的船直接包了,从给带鱼穿冰衣就开始监管,并在当地租赁冷库,将穿好冰衣的带鱼入库封存起来。

  在接下来的每个月,超市发会根据门店需求的量,从对方的冷库中提取,发回来的带鱼仍然穿着冰衣,再由超市发配送中心加工,检测、切段、分装并贴上超市发自己的品牌,再将包装好的“超市发”牌带鱼段送至各门店销售,至此,超市发自有品牌的带鱼段的生产、存储、包装等流程几乎走完。

  与带鱼段经历相似的,还有超市发的羊肉片。从内蒙古锡林郭勒挑选羊群到现场宰杀,再到羊肉发回北京,这期间都有超市发“自己人”参与。而像干果、木耳、黄花等干菜,即便“自己人”没有过去亲手采摘,也会对其发回来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口感。

  正是得益于各个环节的严格把关,带鱼段和羊肉卷成了超市发自有品牌的名牌产品。“不仅是在自有品牌中,跟同类型产品比起来,也是卖得最好的。”超市发总裁李燕川大力发展自有品牌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

  他告诉记者,超市发的自有品牌之前有200多种,大多是贴牌和分装,但是近几年他对自有品牌有了新的思考,“想做真正的自有品牌,就要砍掉那些鸡肋产品,用真正的高品质回馈消费者。”

  目前超市发75种自有品牌产品中,41种都是超市发自己加工开发的品类,另外34种则交给经过严格筛选的供应商进行加工。在筛选供货商时,李燕川告诉记者,超市发通常的做法是选行业里做得比较好的几家企业,比较他们的品质,包括其产品的产地。比如卷纸,在超市发维达的销量是最好的,超市发自有品牌伍富卫生纸就是和维达的生产商合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