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7-31 14:31 来源:网络资源
综合毛利27.4%
超市发为何如此热心地对自有品牌进行人力物力的投入?
一位不愿具名的零售专家告诉记者,从原料-生产加工-经销商-零售商-顾客,供应链每增加一个环节,商品的附加值就会增长30%以上。而自有品牌商品省去了从生产到销售的中间环节,加上自有品牌商品大多包装简单,费用较少,而依靠超市庞大的销售体系,能很快形成销售规模。
李燕川告诉记者,从超市发实践自有品牌的过程来看,如果是委托加工的产品,生产商一般给其让利10%的空间。从价格上看,超市发自有品牌商品比同类型产品便宜15%左右。
“其实还有空间,如果自己有大库房,还能省一部分成本。”李燕川说,超市发在实践过程中,也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质量标准和生产加工流程,2011年PB产品综合毛利率达27.4%。
无独有偶,今年3月,在北京和天津共有4家门店的日资超市永旺也引入了其自有品牌产品——“TOPVALU”(特慧优),永旺超市北京朝阳大悦城店企划部主管赵凯萍告诉记者,特慧优是在永旺日本本埠自主开发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市场消费特点做了一些改进,在价位上略低于同品类商品,目前特慧优产品销量比较好的是薯片、果冻、食用油、干果等。
与其他超市陈列方式不同,特慧优在永旺超市中的陈列采取集中陈列和分类陈列两种方式。
据赵凯萍介绍,刚引入特慧优的一个半月时间内,永旺将自有品牌产品采取集中陈列的方式,所有特慧优产品集中于一个区域,给顾客以强烈的视觉冲突;目前则是分类陈列,便于顾客进行同类产品比较。该店负责人表示:“自有品牌是确保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因为自有品牌可以提供独特的商品,价格相对低廉,利润率也较高。”
迷茫PB
内资零售企业做PB的大好时机已经到来?
虽然连一向谨慎的日资企业永旺、华堂都上马了自有品牌项目,再加上国内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物价上涨多种因素驱使超市再一次涉水自有品牌。
不过,李燕川仍然做了并不肯定的表述,他说,目前确实是做自有品牌的好时机,但是PB刚刚起步,发展缓慢,就超市发而言,也依然处于探索、实践阶段。
从数据上看,自有品牌每年的销售额与超市发40亿的年销售额也无法相比,惟一让李燕川深感欣慰的是自有品牌销售增幅的曲线一直向上爬。
但是与超市发截然不同的北京物美超市,对自有品牌并不“感冒”。据了解,物美早在2001年就着手自有品牌的发展,并成立了自有品牌部门。但是11年后的今天,自有品牌部门早已并入物美的采购部门,关于自有品牌的话题,并没有多少人愿意提起。
物美集团高级总监种晓兵告诉记者,目前物美砍掉了许多自有品牌,因为真正的自有品牌并不好做。“基本上都是贴牌,没意思。价格定得太低,毛利还会受到损失。如果没有销售规模的话,为什么要做自有品牌?既不挣钱,也不出量,还要承担风险、花费精力,影响主体品牌的发展。”
种晓兵的话并非不无道理,他表示,在选择厂家时就会存在一个问题。打个比方,物美的维达卫生纸是直接被其生产厂商送过来的。如果物美也要维达生产自有品牌的卫生纸,厂家会觉得,品质都一样,生产和送货成本也一样,但是自有品牌的价格要低于维达牌15%,而这15%正是维达品牌的宣传费用。这时候问题就出来了,在目前的情况下,维达品牌知名度已经足够高,已经不需要宣传,这一部分的费用就省去了。由此,维达和自有品牌,同价同质,消费者当然选择有名气的维达,自有品牌尴尬境地可见一斑。
而同样在大力拓展自有品牌的外资超市TESCO乐购、欧尚等并不愿意回应记者的调查和采访。